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考证热:增加就业砝码需理性选择

在一些高校的公告栏、宣传板上,各种有关考证报名和培训的广告让人目不暇接。一位正在仔细阅读考证信息的大学新生说:“大一就打算考取一些证书,到大三大四时可以省不少力气,多花时间去找满意的工作。”
大四的学生关注最多的是招聘会,这是敲开他们事业之门的开始。参加过几次招聘会的小孙说:“招聘会上人满为患,用人单位给你的时间很少,如果学校一般,再没有几个像样的证书,用人单位就会把你拒之门外,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

编者按:面对社会上种类繁多的各类证书考试和培训,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盲目跟风,对此学校应当如何加以引导?政府应如何加强对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监控,以确保考证培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背景下,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怎样才能更加科学和规范?当“考证热”兴起的时候,这些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大家面前――

文丨 李明令    本文系原创投稿,转载请简信

其实,不仅小孙这样想,许多面临就业的大学生都认为,在招聘会上能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自己的毕业院校和考取的证书。

  目前各类证书考试的培训广告布满大学校园:英语四六级、雅思、注册会计师、驾驶证、软件工程师……各类证书培训,花样繁多。继考级热、考研热之后,大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能力的资格证书又一次热了起来。

2015年7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分4批取消了211项职业资格。这使得原本考到这些证的人大呼“可惜”、“不公平”,更引来许多网友拍手叫好“只需留点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认证,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大学生考证有盲区

  大学校园里的“考证族”

已被取消的11种职业资格证书

人们对大学生考取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早已习以为常了,但现在大学生们更热衷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比如注册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物业管理师证、高级秘书证、导游资格证、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等,准备从事IT行业的学生,还需要考取Oracle认证、Linux认证、JAVA资格以及微软的各种认证。

  一份来自培训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这些机构参加考证培训的,专科生占50%,本科生占40%,研究生占10%,大学生成为考证培训的主力军。

1   社会评价——你有证不?

证书的意义有多大?在此我们引入社会学家布迪厄的一个观点。布迪厄把文化资本分为三类,其一是身体化的形式,如内在秉性;其二是客观化的形式,如古董;其三是制度化的形式,指的是由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所确认的头衔、学位、证书等。而职业资格证书,就被视为一种制度型文化资本。文化资本稳定又牢固,且可以转为经济资本,高含金量的证书尤其能提高拥有者的身价。所以与其说资格证书是在证明某种能力,不如说它是劳动者拥有求职底气的砝码。这就是证书的信号功能,而这恰恰是社会评价的后果。

证书被认为与能力挂钩,具备职业资格的人才更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鉴定你的最便捷又有效的方式,就是看你有没有持证;一个人想向他人证明自己有某种技能,拿出一本证书,比说什么话都来得有信服力。你想当医生,没有医师证没人会要你;你想当注册会计师,没拿到注会证书是不可能的。

社会评价原本只是一种态度,但常常变成支配生活的一种话语权威。证书只是能力体现的一种形式,但因为认定部门(单位)通常是政府或“国字头”协会(组织),它们的权威性会让人相信鉴定合理、测试科学,所以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然而证书往往演变成一种单一的评价尺度,浮躁社会下对这种形式的重视,超乎以往。社会对资格证书的认可,既让用人单位把不少职业的第一门槛设定成“拥有某证书”,也让劳动者产生“考证是正确的”、“考证是必须的”等对证书的崇拜心理,甚至会让部分人产生“拥有证书,就业就没问题”的过度信任和依赖心理。

考证热

但目前大学生在选择报考资格证书时并没有与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定向相结合,无论学的是何种专业,只是一味考取所谓的“热门”证书。即便他们对会计或人力资源等相关知识一无所知,但为了求得好工作,也硬着头皮去考注册会计师或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等这些热门证书。因而,一些大学生也正品尝着盲目考证的苦果。

  宁波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除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必考科目外,在校大学生中有超过73%的人还准备考取其他方面的资格证书。温州大学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成学生手中持有一本以上“非必要”证书,最多一人拥有四本证书,如果加上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省二级,这名学生一人拥有六本证书。山东大学机械学院大三学生林东拿到的证书已不下10本,但他说自己还算不上真正的“考证族”,有的同学“涉猎”更广。

2   社会屏蔽——没证就没办法一起玩

“你想进入某种职业,就必须拥有某种资格”,在各位看来,这可能是非常合理且现实的准入规则——持证上岗。在劳动分工极细的现代社会,“资格认证”是权威部门对劳动者某项能力的鉴定,是保证从业者专业性的必要举措。然而资格证书对应着劳动分工中的各项职位,也就决定着谁可以进入这些职位,谁不能进入这些职位。所以,资格证书其实是“排他”的,某种职位的获得,被局限于证书拥有者的狭小圈子里。

按照新韦伯主义分层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帕金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屏蔽”。与该职位相关的回报,获得资源、机会、财富、荣誉等的可能性,都被垄断在具有某种资格的圈子里,并相应地屏蔽了其他人的介入。医生、律师等职业的专业要求严格,社会认同度高,但只有经过筛选的人员才有资格去从事这类工作,更重要的是,也只有这些人员才配享受该类职业带来的待遇和社会声望。帕金认为,专业化本身就是社会屏蔽与社会排他。通过考试,限制进入者的资格;通过设立门槛,限制进入者的人数,以这样的办法来保障这些职业的市场价值。

由此可见,所谓的职业资格认证,既是在为当前的市场经济服务,更是以一种世人认可的合法手段来保障一部分人的利益。职业资格成了另一种身份标签,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拥有这种资格,有意无意地自成一个团体;其他人则被划到另外的部分,各自有自己的“团体”,享受着各自的利益。而每一次职业资格考试,其实是在筛选新的进入者,越好的职业,门槛越高,竞争越大。

带证找工作

拥有期货从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王磊,在就业时遇到了期货公司拒签的尴尬。王磊的专业是化学,在公司实习期间,虽然他手持期货从业资格证,但专业上的差距使他无法有效应对期货行业的工作。他说:“由于考证把专业课都耽误了,现在期货公司拒签我,说明单凭考证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是素质。”

  大学生可考的证书到底有多少?有信息表明,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过了百种。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及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这类证书被用人单位看重,成为大学生考证的首选和“必修课”;能力型证书,有托福(TOEFL)成绩证书、雅思(IELTS)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等;职业资格类证书,包括报关员证书、单证员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等,此类资格证书范围最广、种类最多。

3   考证功利化:考这么多证有卵用?

学者潘云华曾调查过江西省七所高校的学生,结果发现,大学生平均考证次数为2.90次,平均每人考证费用726.35元,平均目标拿证个数为4.15个;有52.7%的被调查者表示,考证是因为“就业压力”;65.6%
的被调查者表示,对考证的作用只了解一点点。此外,南开大学“百项工程”课题组对国内1800名在校本科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9.3%的学生打算或已经考证,考过证的学生人均参加1.95门职业资格考试,平均每天花费2.36个小时用于备考,考证平均花费达1512.5元,66.1%的学生希望考证能增加就业机会。

职业资格证书被当成求职的“敲门砖”,许多人尤其是大学生对它趋之若鹜。证书确实能提高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有的证书如律师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建筑师证等都能给求职者带来不错的就业机会,然而也有一些证书,专业相关性并不高,考试突击一下就能拿到,能力并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也是许多学生选择考取的。当前的大学生处于就业市场上的弱势位置,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而容易加深他们对考证的未来收益的期待,为了避免以后被动,只好现在主动。多数人并不确定“持证”与能力是否相关,但是抱着“多张证书多条路”、“艺多不压身”、“先考考,指不定就有用”等未雨绸缪的心态。可是大多数学生的考证动机是增加就业筹码,考证依旧“应试化”,渴望付出小而收益大,失去了对大学知识的价值性信任,而转向追求看起来更“有用”的证书。

北大“晒证女”展示考取的各种证书

校园BBS上论考证

  尽管考证培训费用不菲,一些大学生还是要去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费用比较少,但加上辅导费或者培训费也要几百元;而以考取项目管理师(PMP)的资格证书为例,费用就让人咋舌:报名费100元,考试费3900元;项目管理员鉴定费300元,项目管理师鉴定费800元,高级项目管理师鉴定费1800元。专为这些考试提供考前培训的收费同样不菲。尽管如此,大学生并不准备退缩。据了解,一位大学生为了考证,竟让自己的父母卖掉了宅基地。

4   考证的异化:要办证不,包过、包真

对证书价值的异化。发证方既是监管者,也是收取报名费、编写教材、组织培训的获益方,这样尴尬又富有操作权的身份使得有的部门抓住了“考证经济”的利益链条,不科学地滥加资格认证的职业数量,刻意细化各种职业技能,莫名其妙地把许多不需要特地认定的职业技能也加上去,出现职业资格许可“量”的乱象。许多证书并不能真正反映能力,结果部门“为设证而设证”,报名者“为考证而考证”,导致证书的总体含金量降低。这是认证部门行业权力滥用、片面追逐利益、过度理性化的结果。

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异化。于1994年颁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是在鼓励劳动者通过考证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就业竞争力,但现在却从“提倡”变成“必须”,从“引导”变成“诱导”。比如一个装饰管理师,被细化成“装饰材料管理师、装饰资料管理师、装饰施工管理师、装饰质量管理师”,原本“一证一岗”,变成“一岗多证”;有的职位根本不必要考证,从业者却被硬性规定要配备指定资格证书。这些无疑是在挤占劳动者精力和金钱,需要资格认定的职业过多,反而会提高入职门槛,增加入职难度,妨碍劳动者求职、任职。

拿证合法性的异化。我们只是劳动力市场中微不足道的个体,只能被迫接受行业规则,可有的人会投机倒把,有的认证机构监守自盗,于是出现“花钱买证、办证”的现象。选择拿证的捷径,看似是目的合理的行动,但其实是在制造新的不公平和灰色利益,反映出资格认定部门的管理漏洞。

办证刻章业务

5   结语

近来职业资格证书的部分取消引起了公众关注,也引来了社会舆论。在这符号消费占主流、形式评价居主导的时代里,身份样式的生命周期一直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议题。

近日,笔者在大学校园的BBS上发表了一个帖子,是关于大学生对于当前“考证热”的看法的。从大家的回复中看出,大学生们似乎认为考证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各方人士如何评说

小妮:“现在的考证,确实有的人很盲目,但是有些证是就业必备的,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大学生考证的确热得有些“发烫”。面对这一现象,各方人士是如何评说的呢?

小林:“大家都有的证也就不叫什么证了。可是别人都有,你没有,所以还得考。”

  大学生:考证有利于就业,所以要考京

小刘:“考证有必要,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去选择,要有实用性。”

  沪粤三城市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有资格证者的就业机会是没有资格证的2至3倍,工资收入前者高出后者60%甚至还要多。职业资格证在就业中的份量如此之重,学生们当然趋之若骛。

孜孜:“可是一些用人单位并不只是看证啊,考证不该耽误太多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那些与自己专业和将来就业有关的证可以考,而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我们还是为自己省点力气吧。”

  一位大学生说:“找工作时靠什么证明你的实力?显然不能单凭每人10分钟的面试以及装帧精美的求职材料。我的经验是多一张证书就比别人多一次机会。”以考证增加就业砝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一些大学生认为,能给用人单位留下直观印象的,无非是毕业的院校和所持有的证书。无论能力怎样,院校有名自然会得到认可,而证书则是越多、范围越广越好。

当考证日益风靡大学校园的时候,南京农业大学曾就大学生“考证热”进行了一场校园大讨论。代表一类观点的“正方”学生认为,证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拥有者的实力,能够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增加一个“砝码”。大学生考证能让学生们在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之间找到有效的平衡点,通过考证可以弥补当前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与社会生产实际的脱节。考证作为目前比较合理的人才认证方式,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合理手段。

  有的大学生则把考证当作拓展自己能力的机会。李杨读的是国际贸易专业,目前他已经获得英语六级证书,但他还打算考计算机等级证书和驾驶证。他说:“为了拓展自己的能力,班里同学都在考证,各种能力具备了,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持同样观点的学生还认为,只要时间安排得当,考证其实是给自己多设置一个目标,多添加一种动力。

而代表另一类观点的“反方”学生则认为,考证费用昂贵,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很多学生甚至纷纷逃课参加培训来考取证书,荒废了学业;在“考证族”中,真正为了学习技能而考证的寥寥无几,拥有证书并不代表真正拥有能力;一些人出于盲从和攀比去考证,考证热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日益功利化;大部分学生不考虑专业特长和自身优势,一味追求热门和高薪,往往学非所用。

  有的学生是看到其他同学热衷考证才加入进来的。“总不能落在别人后面吧”,温州医学院信息管理专业2004级学生杨继委起初对考证并无太多兴趣,但看到同学们纷纷报名,觉得自己不参加也会掉队,他于是报名参加温州市计算机等级考试。

识别培训机构和发证机关

  大学生中也有对考证说“不”的。某大学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刘强,因专业课成绩优秀被一家设计公司录用做景观设计。他说:“除了英语六级,我没考过其他证书。我的设计作品和专业成绩能证明我的能力,我相信用人单位能够慧眼识才。”

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了实行就业准入职业目录以来,从事就业准入职业的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必须经过一到三年的职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教师:考证可以理解,但不应影响专业学习面

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

  对校园里的“考证大军”,大多数教师表示可以理解,但同时提醒学生们对是否参加考证要冷静思考,不能影响专业学习。

因此,准备从事就业准入岗位的毕业生也得参加相关职业培训,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走入就业岗位,但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培训和考证前,要注意识别培训机构和发证机关,认清培训机构是否正规,发证机关是否经过政府认可,鉴别证书的真伪度、可信度和权威度等等,切不可盲目考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赵瑞君主任说,对于大学生考证,学校的态度是不鼓励也不反对。因为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体系,是学校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单靠多一两个证所能代替的。但是学校也不反对学生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考取相应的证书,以积极应对将来就业。

  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主任许玫认为,大学生希望在就业市场上增加竞争力本身没有错,但如果以“逃课”为代价去搏一张甚至多张所谓的“就业通行证”,实际上是在耽误自己的主要学业。考证不应该影响正常的专业知识学习,不能本末倒置。

  不少教师认为考证对专业学习的确有影响,一部分学生为了考取各种证书,学习的确被拖了后腿,少数学生甚至期末考试亮起了“红灯”。

  用人单位:重证书,更重实际能力宁

  波大学对102家企事业单位的调查显示,70%的企业主管表示,不少大学生证书虽多,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有舍本逐末之嫌;70%被访者希望大学生具备实践应用能力,而真正看重证书的企业却不到8%。

  决定录用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是多数用人单位的观点。大连市保税区某贸易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黄黎黎表示,真正的好公司是不会特别看重这些证书的,资格证只能表明通过了相关的考试,但我们并不认为持多种证书的大学生有与证书相匹配的能力。因此,用人单位更看重实际操作能力。

  德尔福(上海)动力推进公司人事经理李向东提醒大学生,千万别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上。他说,应当知道大部分证书是毫无用处的,尤其是计算机证书。据李向东介绍,新员工在德尔福都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公司每个月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如果第一个月的考核结果不理想,会对他们进行提醒和建议,第二个月也是如此,到了第三个月之后,如果还是没有起色,那就只能离开了。

  也有一些用人单位对资格证书特别看重。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人事教育处负责人说,中国银行每年要招收100多名应届大学生,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盐城森达集团的一位老总表示,他们愿意为员工具备某些特殊技术领域的证书支付额外的薪水,有些企业甚至根据资格证书的等级确定员工的工资待遇。

  专家:职业资格证是“就业通行证”,但不可盲目跟风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前景下,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通行证。职称在就业中将逐步淡化,将不再成为企业招工的标准,而职业资格证书将在就业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余广江教授说,职业资格证书是对能力的一种认可。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杨斌主任认为,我国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来,已对90种职业实行准入制度,激烈的求职竞争,让大学生们义无反顾地走上考证之路。但目前认证市场机制并不完善,一些社会机构与个人趁机“浑水摸鱼”。杨斌提醒大学生,参加认证考试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一味跟风。盲目考证,不仅浪费金钱和时间,而且影响专业学习。

  理性面对“考证热”

  必须看到,大学生考证有其合理和积极的一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市场逐步规范,一些岗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必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需要持职业资格证上岗的岗位已达90个,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需要持职业资格证上岗的岗位会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积极参加考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符合教育部关于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大学生考证有许多方面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

  面对社会上种种考证诱惑,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盲目跟风,学校对此负有直接的引导责任。学校应教育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专业学习上,要在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上下功夫。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考证对象,应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

  培训市场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值得政府高度关注。政府对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要进行认真清理,不合法的要坚决取缔。要加强对培训机构教学过程的监控,确保考证培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用人单位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实际上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招聘时侧重认“证”,在工作中又重能力,这反映出用人单位择才方法缺乏科学性。因此,“考证热”要降温,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和方法要进一步完善,要把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上。

  大学生在“考证热”面前应冷静和理性。(施宏开)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