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人才 _科教成长_好文学网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等。

教育部新规:不鼓励高校教师“孔雀东南飞”

中新网1月26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教育部发文规范高层次人才有序流动

高校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抢挖人才

资料图 某高校考研自习室内座无虚席 卢文伟 摄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对于包括湖南高校在内的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高校,人才流失是长期以来都存在的现象。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规定: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要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通知表示,切实加强学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谋划大局,把握方向,解决问题。根据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发展规划,统筹处理好培养和引进、当前和长远、国家需要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内部治理水平,落实为人才松绑改革要求,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发展环境。不求急功近利,不求轰动效应,不求表面之功,注重于打基础、利长远,把握好引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

切实加强学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谋划大局,把握方向,解决问题。根据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发展规划,统筹处理好培养和引进、当前和长远、国家需要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内部治理水平,落实为人才松绑改革要求,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发展环境。不求急功近利,不求轰动效应,不求表面之功,注重于打基础、利长远,把握好引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

高校间高薪“挖墙脚”

通知强调,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要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从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人才竞争要有国际眼光,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继续加大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倾斜力度。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要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从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人才竞争要有国际眼光,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继续加大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倾斜力度。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高校之间合理的人才流动对各校发展是有利的,但国内各校间通过高薪互相挖人,成了一种‘恶性人才竞争’。”我省一地方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一般拥有“长江学者”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头衔的人才,很容易就被沿海高校或者名校“盯”上。而且,这些学校给出的待遇十分优厚,包括百万年薪、数百万元的购房补贴和安家费以及千万元以上的科研启动经费。该负责人认为,对高校而言,培养一个学科带头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旦被高薪挖走,不仅学校的学科链会断裂,人才培养等都会受影响。

通知提出,科学合理统筹人才薪酬待遇。坚持激励约束并重、精神物质激励结合,建立与岗位职责要求相统一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合理确定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完善内部收入分配体系。完善职业年金等延期支付方式,建立人才薪酬待遇与其履职年限、长期贡献相匹配的机制,引导高层次人才长期稳定服务。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

科学合理统筹人才薪酬待遇。坚持激励约束并重、精神物质激励结合,建立与岗位职责要求相统一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合理确定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完善内部收入分配体系。完善职业年金等延期支付方式,建立人才薪酬待遇与其履职年限、长期贡献相匹配的机制,引导高层次人才长期稳定服务。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

我省一名教育专家透露,“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新的目标。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许多高校也开启了“挖人”模式。跟全国比起来,我省作为中部省份,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通知指出,认真落实规范管理要求。人才引进须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原则,同时要加强审核论证,切实把好人才的政治关、学术关、师德师风关。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应模范遵守聘任合同,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变更工作单位。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人才计划申报中审核把关不严或出具虚假材料的高校,将进行通报批评并停止下一年度推荐资格。“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聘期内因个人原因擅自离岗的,停发并追回奖金;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撤销“长江学者”称号,取消相关人才计划和教学科研表彰奖励参评资格。

认真落实规范管理要求。人才引进须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原则,同时要加强审核论证,切实把好人才的政治关、学术关、师德师风关。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应模范遵守聘任合同,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变更工作单位。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人才计划申报中审核把关不严或出具虚假材料的高校,将进行通报批评并停止下一年度推荐资格。“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聘期内因个人原因擅自离岗的,停发并追回奖金;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撤销“长江学者”称号,取消相关人才计划和教学科研表彰奖励参评资格。

不得简单以头衔定薪酬

通知提出,加强团结教育和引领服务。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高层次人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引导高层次人才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并践行静心育人、潜心科研、淡泊名利、重诺守信的良好风尚。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班子成员要带头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密切思想感情联系。

加强团结教育和引领服务。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高层次人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引导高层次人才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并践行静心育人、潜心科研、淡泊名利、重诺守信的良好风尚。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班子成员要带头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密切思想感情联系。

教育部办公厅此份《通知》是针对部属各高校提出的。《通知》要求,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要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从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人才竞争要有国际眼光,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通知指出,推进高校自律约束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专业组织作用,开展人才流动趋势研究,建立人才信息平台,发布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公开加强公众监督。提倡高校间约定同一地区人才薪酬高限额,合理引导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鼓励高校建立协商沟通机制,探索建立人才成果合理共享机制,探索人才流动中对前期培养投入的补偿机制,努力形成高校、人才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推进高校自律约束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专业组织作用,开展人才流动趋势研究,建立人才信息平台,发布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公开加强公众监督。提倡高校间约定同一地区人才薪酬最高限额,合理引导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鼓励高校建立协商沟通机制,探索建立人才成果合理共享机制,探索人才流动中对前期培养投入的补偿机制,努力形成高校、人才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通知》还提出,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另外,人才引进须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同时要加强审核论证,切实把好人才的政治关、学术关、师德师风关。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应模范遵守聘任合同,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变更工作单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聘期内因个人原因擅自离岗的,停发并追回奖金;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撤销“长江学者”称号,取消相关人才计划和教学科研表彰奖励参评资格。

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

教育部还要求推进高校自律约束机制,提倡高校间约定同一地区人才薪酬最高限额,合理引导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鼓励高校建立协商沟通机制,探索建立人才成果合理共享机制。

去年12月5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的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上,来自全国31个省的教育厅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

实际上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西部高校不少有实力的教师就被吸引到东部发达地区。此后,这种流动一直存在,东部发达地区高校院所借助自己的地理、经济及其他优势,不断挖人。

随着2017年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正式启动,这类现象更加突出。目前各高校高层次人才竞争已经白热化,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只认钱不认情的流动让许多高校头疼。一些原本整体实力雄厚的高校,被抢得伤筋动骨,特别是处于劣势地位的中西部地区高校。

高校不惜血本挖人的推动力不仅在高校,也在地方政府。很多省市列出了重点扶持一批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名单,配套大量扶持资金,高校为了确保能当“一流”,到处“挖”人。特别是对于获得国家级学术头衔的重点人才,不少学校都开出了年薪100万元+1套房子+2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等超高待遇,因此不少高校学科带头人被挖走,有的甚至连团队一起被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