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双一流”:高校“抢人”背后的作茧自缚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昨天,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

争创“双一流”:高校“抢人”背后的作茧自缚

图片 1
低分上名校:2017自主招生规划讲座报名中

“我们学校以人文社科类见长,不少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但是对于我来说,特别害怕听到某某某又被评上了长江学者、某某又被评上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这类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发言时,抖出的包袱一下子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一所大学,只顾门面和指标,只能是地基浅浅。

大咖分享
秦春华:升学规划需专业化 刘震:把选择权利还给学生

“因为他们一旦有了什么头衔,就会被人盯上,不少学校开出的优惠条件就来了,年薪100万+一套房子+2000万科研启动经费,有的甚至更高。”吴晓球继续道,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来说,科研不需要高精尖设备、不需要高大上实验室,人力资本是核心,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就行。“重金”来了,一般人很难抵得住诱惑,“我就不断地请这些老师吃饭,做工作,但是也往往没有办法留住他们。”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单靠指标、计划,挖不来真正的大师。

傅尧:兴趣导向自主择业 吴静怡: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

吴晓球的发言引起了不少高校的共鸣。“不单单是人文社科类学科,理工类学科也是一样。”一所高校的副校长介绍,尤其是最近高校纷纷启动双一流建设后,这类现象特别突出。“比如,广东省重点扶持一批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名单已经出炉,省里扶持的资金也已经下拨,高校为了确保能上,到处‘挖’人,目前开出的年薪已经超过100万。”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只认钱不认情的流动让许多高校头疼。12月5日,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的教育厅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

“不仅到外省抢人,省内高校之间,也在互相抢。”江苏一所高校的副校长透露,前不久,苏南一所高校的一个人文类的学科团队就被南京一所高校整体“挖”了过来。

“对于我来说,特别害怕听到某某某又被评上了长江学者、某某又被评上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类消息。因为他们一旦有了什么头衔,就会被人盯上,不少学校开出的优惠条件就来了,年薪100万元+1套房子+2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有的甚至更高。”这位校长的吐槽极具代表性,可是往往他们的极力挽留在不断增高的价码前轻如鸿毛。

行业升级
张亚群:高考改革咋改变教育 完善学校教育 行业咋升级

吴晓球认为,国内各校间通过高薪互相挖人,是一种“恶性人才竞争”,“学校培养一个名教授不容易,花了很多精力,而这名教授通常是学科的领头人,被其他学校用高薪挖走,不仅学校的学科链会断裂,人才培养等都会受到影响。”

校长们的苦恼这些年一直没有间断。最早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孔雀东南飞,中西部高校的有实力教师被吸引到东部发达地区。此后,这种流动一直存在,东部发达地区高校院所借助自己的地理、经济及其他优势,不断挖人。一些原本整体实力雄厚的高校,被抢得伤筋动骨。历史悠久、学术声名显赫的兰州大学,甚至出现过某一学科人才断档的局面。群英荟萃的兰州大学被网友评为“最委屈大学”,人才流失是重要原因。

孙成:如何成为网红规划师 赵益:孩子选错专业谁之过

与会专家认为,拔尖人才对于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之所以这样不惜血本抢人,和这些人才带来的学科效应、人才集聚效应是分不开的,“很多‘大牛’一来,这个学科就起来了。”

被掠夺的高校当然奋起自我保护,比如签订合约、要求经济补偿,甚至拒不放人、不给办理人事调动等等,但这些在抢人高校给出的科研经费、安家费、一线城市住房户口、子女入学等条件面前成不了障碍,教授“裸奔”出走不是个别现象,接收学校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可以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调动手续。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只认钱不认情的流动让许多高校头疼。12月5日,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教育厅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

“我并不是反对人才交流,合理的人才交流对高校的发展是有利的。只是这样用高薪挖人的做法,只会导致人才一切向钱看。”吴晓球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出来政策,规范高校之间的行为。

对于这种无序、恶性流动,教育部2013年年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禁止“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聘期内主动提出离职或有其他违约行为的,当事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对于我来说,特别害怕听到某某某又被评上了长江学者、某某又被评上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类消息。因为他们一旦有了什么头衔,就会被人盯上,不少学校开出的优惠条件就来了,年薪100万元+1套房子+2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有的甚至更高。”这位校长的吐槽极具代表性,可是往往他们的极力挽留在不断增高的价码前轻如鸿毛。

“集中资源打造某个学科时,看起来没有错,但是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一味地、没有风险控制意识地大手笔投入,从高校学术生态来看,并不健康。”上海一所高校副校长认为,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可以引入运动员俱乐部之间的“转会制度”,“挖”人可以,对原来的高校要有“交代”,支付一定的“转会费”,“这样高校才敢放手继续培育新的人才。”

可以说,这是对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必要、合理保护。

校长们的苦恼这些年一直没有间断。最早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孔雀东南飞,中西部高校的有实力教师被吸引到东部发达地区。此后,这种流动一直存在,东部发达地区高校院所借助自己的地理、经济及其他优势,不断挖人。一些原本整体实力雄厚的高校,被抢得伤筋动骨。历史悠久、学术声名显赫的兰州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甚至出现过某一学科人才断档的局面。群英荟萃的兰州大学被网友评为“最委屈大学”,人才流失是重要原因。

但是,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动,这类问题再次突出。推动力不仅在高校,也在地方政府,很多省市列出了重点扶持一批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名单,配套大量扶持资金,高校为了确保能当“一流”,到处“挖”人。

被掠夺的高校当然奋起自我保护,比如签订合约、要求经济补偿,甚至拒不放人、不给办理人事调动等等,但这些在抢人高校给出的科研经费、安家费、一线城市住房户口、子女入学等条件面前成不了障碍,教授“裸奔”出走不是个别现象,接收学校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可以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调动手续。

与之相伴的是各种“人才计划”。各省市大都以当地名山大川命名,气势如虹,比如“黄河学者”“泰山学者”“黄山学者”……许多高校还相应地有自己的人才计划。

对于这种无序、恶性流动,教育部2013年年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禁止“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聘期内主动提出离职或有其他违约行为的,当事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有多少计划里的“人才”,成为各个高校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也是各种排名、对比的硬杠杠,甚至有地方政府给高校下指标一年要引进几个。当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一举成名之后,学校马上推荐其为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并进行了公示,可惜,评选结果刚刚出来,他榜上无名。由此可见高校对这些“计划”的孜孜以求。这些各类人才计划的背后是大笔的经费拨款、高度的经费集中,而过于集中势必会产生新的浪费。

可以说,这是对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必要、合理保护。

今年11月在太原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大会上,特意举行了一场名为“‘双一流’能否推动我国计算机学科进入世界前列”的论坛。嘉宾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过分强调这些标签和“帽子”,会在两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具有这些头衔的学者应该说是出类拔萃,但也不能说1分之差就是差生,没当成“一流”就不是人才。过分强调头衔,会打击一部分人的科研热情。另一方面,过度强调各类奖项和“计划”,会使有潜力的年轻学者投入过多精力时间去参评,而忘了追求科学和学术真理的初心,这样会使学术界、个体浮躁、短视,不愿投身长期的、有深远影响的科学研究。在学术界,伤仲永的例子不是个别。

但是,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动,这类问题再次突出。推动力不仅在高校,也在地方政府,很多省市列出了重点扶持一批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名单,配套大量扶持资金,高校为了确保能当“一流”,到处“挖”人。

清华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一流的学科,必须要包含一流的研究方向、一流的学术大师,除此之外,还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与国外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相比,中国高校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我们则落后得更多,而这恰恰是当前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受重视的。

与之相伴的是各种“人才计划”。各省市大都以当地名山大川命名,气势如虹,比如“黄河学者”“泰山学者”“黄山学者”……许多高校还相应地有自己的人才计划。

一座城市,如果只重光鲜的地面建筑,而不顾基础设施建设,当大雨来临,势必会遭受灾害。同理,一所大学,只顾门面和指标,只能是地基浅浅。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梅贻琦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单靠指标、计划,挖不来真正的大师。

有多少计划里的“人才”,成为各个高校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也是各种排名、对比的硬杠杠,甚至有地方政府给高校下指标一年要引进几个。当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一举成名之后,学校马上推荐其为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并进行了公示,可惜,评选结果刚刚出来,他榜上无名。由此可见高校对这些“计划”的孜孜以求。这些各类人才计划的背后是大笔的经费拨款、高度的经费集中,而过于集中势必会产生新的浪费。

不过,当一所高校的校长在因人才无序拼抢而头痛叫苦的时候,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高校是不是也曾热衷于引进人才,是不是也将各类“计划”的人数、获奖者放在学校网站的首页?

今年11月在太原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大会上,特意举行了一场名为“‘双一流’能否推动我国计算机学科进入世界前列”的论坛。嘉宾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过分强调这些标签和“帽子”,会在两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具有这些头衔的学者应该说是出类拔萃,但也不能说1分之差就是差生,没当成“一流”就不是人才。过分强调头衔,会打击一部分人的科研热情。另一方面,过度强调各类奖项和“计划”,会使有潜力的年轻学者投入过多精力时间去参评,而忘了追求科学和学术真理的初心,这样会使学术界、个体浮躁、短视,不愿投身长期的、有深远影响的科学研究。在学术界,伤仲永的例子不是个别。

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15日 02 版)

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一位教授认为,一流的学科,必须要包含一流的研究方向、一流的学术大师,除此之外,还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与国外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相比,中国高校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我们则落后得更多,而这恰恰是当前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受重视的。

一座城市,如果只重光鲜的地面建筑,而不顾基础设施建设,当大雨来临,势必会遭受灾害。同理,一所大学,只顾门面和指标,只能是地基浅浅。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梅贻琦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单靠指标、计划,挖不来真正的大师。

不过,当一所高校的校长在因人才无序拼抢而头痛叫苦的时候,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高校是不是也曾热衷于引进人才,是不是也将各类“计划”的人数、获奖者放在学校网站的首页?李新玲

原标题:高校“抢人”背后的作茧自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