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 努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教育部简报〔2019〕第21期

本网讯
桂东县位于湘赣边陲,是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县。多变来,该县党委政府大力实施“教育强县”的发展战略。弘扬“三苦三不苦”的办学精神,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本网讯10月18日,湖南省教育厅督学处副处长崔书芳、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石福新、省信息化办主任科员樊志良一行来到隆回,实地督导检查隆回教育信息化工作。邵阳市教育局局长肖玉叶、邵阳市电教馆馆长刘德华,隆回县副县长刘芬、教育局局长黄胜军、副局长胡名顶、主任督学阮海清等陪同。

甘肃省针对地势狭长,跨度大、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持续推出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借助信息化手段补短板、促均衡、提质量,推动“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加大投入力度,稳固教育信息化基础。

督导组先后来到荷香桥镇左家潭小学、树竹完全小学,六都寨镇中学,万和实验学校,对各校“三通两平台”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进行了现场查看,了解学校基本情况、观察师生上课、认真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做法、经验及存在的困难,并认真听取了学校对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意见、建议及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督导组对六都寨镇中学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班班有多媒体、人人能上机、电子录课室高规格上档次、现录现播大加赞赏,对位于贫困偏远山区的教学点荷香桥镇树竹完全小学师生风貌、教师扎根山区的奉献精神、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及运用等交口称赞。

新萄京棋牌官网登录 ,坚持强基固本,打好基础设施短板“攻坚战”。充分使用“全面改薄”资金推进教育信息化,2014—2018年,统筹项目资金20亿元,为办学条件薄弱学校配置计算机18.7万台、多媒体教室设备6.8万套,其中省级资金5亿元集中建设“班班通”,为8000余所中小学采购4万余套设备,为1600余所学校接通互联网。集中购置教学软件和数字资源,按照教材版本、学科、年级为每个教室配备200GB的本地资源,为每位教师配备5家资源提供商的教学资源账号,为每所学校培训至少1名“班班通”技术骨干、2名骨干教师。通过5年集中建设,全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中小学“校校通”比例由55.2%提升至91.25%,“班班通”比例由22%提升至88.54%,师生“人人通”比例由12.59%提升至78.36%。

“哇!我们教室里安装了一部好大的液晶电视,同学们可高兴了!”4月7日,笔者走进寨前镇水湾小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原来,该校的所有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县教育局为了不给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带来干扰,安排相关人员利用清明节法定假期完成了“班班通”设备的安装工程。水湾小学是一所村级学校,该校抢占了现代教育制高点,在远程教育资源硬件、软件建设管理、培训、研究、应用上已成为全县村级小学的领头雁。利用光纤上网实现了教学资源全覆盖,教师积极利用班班通和堂堂网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每位教师都配备了一台电脑,教师采用电子备课。先进的教学设备,加上教师们高涨的教学热情,使得水湾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据悉,隆回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获评“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全省整体推进‘三通工程’项目资金奖补县”,近三年来累计投入专项经费4000万元,全县各类学校信息化办公设备配备率及宽带网络接入率均达100%,“班班通”班级配备率达60%,90%的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70%的教师能自制教学课件。

坚持资源共享,持续送好贫困地区“雪中炭”。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投入经费1700余万元,实现3142个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在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实施“畅言智能语音教具助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推广”项目,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采购5000套智能语音教具系统,有力促进民族地区学校双语教学。开展“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项目”,每年投入资金1500万元,集中用于深度贫困地区,以“一校带多校”“中心校带教学点”模式,覆盖教学点近1000个,省属示范性中学与民族地区、贫困地区20余所学校以“同步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积极鼓励企业投资建设“班班通”近3万个、实现“光纤入校”近8000所。2017年8月启动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重点推进实施“九大精准工程”和平凉市先行先试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教育扶贫能力和水平。

据介绍,该县2014年投入资金955万元,开展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城乡教育质量同步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2015年,又筹集资金600多万元,全面实施教师电子备课系统和村小教学点网络班班通工程以及村小教学点校园网工程建设,惠及全县80多所学校,500多个班级,20000余名师生。

督导组查看六都寨镇中学电子备课室

坚持教师为本,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广应用”。“造血”与“输血”并重,探索“3+3”模式提升农村中小学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造血三式”,即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中小学教师29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86%;实施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采用“互联网+移动端”学习模式,培训教师30余万名,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全覆盖;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18年晒课教师9.2万人,晒课数13.5万节,获评省级优课1623节、部级优课332节。推进“输血三式”,即利用“特岗计划”,每年为农村学校选派新任教师4000余名;推进“教师支教”,近3年统筹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7700余万元,选派3943名优秀教师到基层学校支教,覆盖全省63个县的近1000所农村学校;开展“学生支教”,2018年投入资金1380万元,选派省内9所高校3000名师范类在校生到全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利用优质师资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带动提升当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加大培训力度,狠抓教育信息化师资。

督导组查看万和实验学校教师操作多媒体设备

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打造智慧教育“标杆旗”。谋划布局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培养人工智能教师队伍,积极探索适合本省的人工智能教育路径。打造教育云服务示范区,兰州市安宁区近5年投入1.2亿元建设教育信息化,实现互动教学班配备率、常态化录播班级配备率、校园信息化机房建设率、教师网络化备授课使用率等“12个100%”,建成覆盖全区、分布合理、安全高效、开放灵活的“互联网+教育”云服务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张掖市临泽县建设“智慧课堂”“未来教室”等项目,积极开展互动教学。自2017年起全县中小学全部配备趣味编程软件和教材,四五年级和七八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的趣味编程和机器人教育必修课程;2所初中建成集机器人、3D打印、电子竞技、无人机、航模等为内容的教育创新实验中心。2019年3月,在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优秀学校名单中,甘肃省临泽县获评“优秀区域”,临泽县4所学校获评“优秀学校”。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支撑。桂东县在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的建设。近年来,该县把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2014年,全县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达到2000余人次,实现了全县教师参培率100%。同时,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2014年,我县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荣获集体表彰5项,个人获奖478人次,其中教师获奖418人次,学生获奖60人次。在全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该县注册人数1327人,晒课808节。全县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明显得到提升。

加大共享力度,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如何充分整合全县的教育资源,拉小城乡教育的教育的距离?2014年,桂东县同步课堂试点工程正式启动,全县范围内的8所学校安装了同步课堂设备。以点带面,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到乡村的学校。今年4月,桂东县同步课堂推广活动在主讲学校沤江中学举行。课程覆盖了七至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现场参加学习听课的教师达到200余人次。同时,在该县的8所同步课堂试点学校进行了同步开放。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同步课堂推广高潮。今年2月,桂东县首个“优质空间课堂”建设团队正式成立。由沤江一完小荣获湖南省中小学“音乐优质空间课堂”第一批首席教师殊荣的邓稳祥老师主持,由省、市、县教育界的专家顾问和全县各中小学的骨干教师、新任教师和技术能手组成。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4年,该县被评为湖南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示范典型县。教育信息化的快步建设带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14年全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7A人数137人,占9.7%,位居全市前列。高考本一上线59人,占8.32%,本二上线率为24.4%,本科上线率46.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为99.69%,在全市各县区位居第一。该县荣获2014年度郴州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一等奖。责编:菩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