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app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职教成为湖南脱贫“摇篮”

编者按: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脱贫攻坚和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以及教育部门的具体要求,职业院校具备辅助各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殊优势。无疑,在这一年里,全国职业院校必须持续攻坚、奋力实践,以创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模式。今天,我们组织刊发这个版面,就是要展示全国职业院校在脱贫攻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激发职业院校更进一步发挥优势,胜利完成脱贫攻坚的重任。

央视《新闻联播》以李涛为例报道“教育扶贫 为贫困人口增内生动力”。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2019〕4号

职业教育是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职教人都肩负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使命。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一定要和职业教育脱贫攻坚战同频共振,在脱贫攻坚中改革创新、更进一步。

永州市蓝山县职业中专学校贫困家庭订单班学生在实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锐意进取,职教脱贫攻坚站上新起点

2016-2018年职业院校面向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决策部署,切实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全国职业院校积极投入、主动作为,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良多。

“职业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生力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一定要和脱贫攻坚战同频共振。”5月12日,全国职业院校帮扶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在广西南宁召开。现场,省教育厅发布《湖南省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报告(2018)》(下称《报告》),湖南职教扶贫成果引发关注。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率达93.61%,向贫困地区输送近4.2万名技能人才,近三年累计逾10万人,毫无疑问,湖南职业院校已成为贫困地区本土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一、指导思想

职教扶贫贡献突出。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承担了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县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目前,深度贫困地区和一般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在校生中,来自深度贫困县学生占比高达26.63%。这些贫困生全部接受资助,无一人因贫困辍学,近三年的就业率更保持在95%以上,有力地保障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标的实现。

教育扶贫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中的突击作用,以就业脱贫为导向,以职业院校为主阵地,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需求的人口为重点,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帮扶贫困人群掌握一技之长,依靠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带动稳定脱贫。

技能扶贫卓有成效。职业院校承担着贫困地区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主要任务。职业教育让广大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为深度贫困县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2018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深度贫困县就业的比例达到4.14%,深度贫困县致富带头人有73.06%接受过职业院校培训。

全省职业院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率达93.61%

二、基本原则

产业扶贫作用显现。近年来,职业教育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他们为深度贫困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项目支持,帮助深度贫困县群众树立生态意识,发展生态产业;为深度贫困县培养培训健康守护人,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参与发展地方健康产业;帮助深度贫困县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家园,丰富文化生活,挖掘利用当地文化产业资源。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李涛来自深度贫困县泸溪县民力村。顶岗实习时,他得到了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帮助,不仅为他配备了实习导师,还一对一指导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仅在实习期间,他便获得补贴3500元/月,实现了家庭脱贫。他还练就了出色的技能——实习期间,他主要负责项目GPS测量,精确度能控制在2毫米以内,远远超过标准误差的5毫米。这个2毫米的误差,相当于用毛笔在米粒上写字。凭借精确的测量、准确的识图、对工作严格的标准,一毕业他便顺利转正。

——聚焦目标,精准施策。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及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分类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切实将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兑现到位,着力形成职业教育与脱贫举措精准对接的有效机制。

当然,在取得扶贫成绩的同时,各地职业教育扶贫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少数职业院校对自身肩负的脱贫攻坚任务认识还不够到位;进入决胜阶段后,少数院校产生了畏难情绪,重视技能扶贫较多,其他方面的扶贫工作还有不足,在防返贫中发挥作用还不够大;省际、校际的扶贫协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报告》显示,2018年,我省职业院校贫困地区生源比例高达34.97%。为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全省职业院校通过减免学费、设立奖助学金、提供生活补贴、发放勤工俭学补贴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共计17亿元,贫困学生100%得到资助且资助幅度加大。校企合作企业提供的资助达3206万元,顶岗实习企业为职业院校贫困学生发放顶岗实习补贴生均2789元/月。

——能力为本,就业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行长、中、短期培养与培训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职业指导、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协同联动,落实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政策,提升职业教育促进转移就业、增收脱贫效果。

攻坚克难,职业院校要完成重点任务

全省职业院校有贫困毕业生34831人,其中32605人实现了当年就业,当年就业率达93.61%,高出全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当年就业水平0.75个百分点;全年成功申请贫困家庭学生求职创业补贴逾600万元。贫困毕业生平均就业起薪点达3417元/月,连续三年增长,平均增幅6.44%,绝大部分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外联内育,形成合力。发挥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聚焦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扩大东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输入,推动贫困地区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建设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培养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当前,“职教20条”正在落地落实,高职百万扩招已经启动,对标中央提出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确保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各地和职业院校还需要完成一系列重点任务——

协作扶贫

三、工作目标

把摘帽不摘帮扶的责任落实。职业院校要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把那些工作能力突出、领导经验丰富的干部和优秀人才配置到深度贫困县进行驻点帮扶,并为他们提供资源、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让他们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发挥才干。要挑选专家和优秀专业教师组成技术服务团队,赴深度贫困县开展技术帮扶,利用校内外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师工作室等帮助当地开发脱贫致富项目,攻克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培育新产品。要利用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组织优秀学生到深度贫困县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促进当地文化、科技、卫生发展。

“协作联盟”推动全国职业院校协作扶贫

到2020年,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需求的学生能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多的建档立卡户中的劳动力能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

把贫困地区的扩招任务压实。高职扩招,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就业率高的专业和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要加大东部地区院校向中西部地区招生,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要单列计划,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要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畅通深度贫困县学生就读职业院校渠道,确保符合要求的学生应招尽招,让更多的贫困家庭通过送子女到职业院校就读实现脱贫,让更多贫困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2018年7月28日,由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发起的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旨在搭建平台,发挥职业院校各自专业优势,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与贫困地区共享。学院党委书记余克泉介绍,联盟成立近一年来,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成员单位交流研讨,搭建新媒体工作交流与宣传平台,联盟组织不断壮大。与此同时,联盟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丰硕。据初步统计,联盟院校公开发表有关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论文、评论等文章2000余篇。此外还打造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侗锦扶贫”项目、雷山“非遗+扶贫”项目等一批精准扶贫品牌项目。

四、主要任务

把贫困地区的技能培训任务抓实。职业院校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要充分利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的1000亿元,落实做好培训项目。要重点面向职工,兼顾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开展培训,同时支持帮助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困难企业职工转岗培训,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项脱贫致富技能;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生产经营的培训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生产经营能力;要做好深度贫困县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让他们带领当地群众脱贫。

在省教育厅支持下,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全国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两个联盟内加盟学校分别达到146所、78所,覆盖29个省份,为全国职业院校协作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搭建了平台。

因地制宜促进普职教育融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积极作用,深度贫困地区要结合区域内教育和经济发展实际,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同时,鼓励深度贫困地区普通初中通过开设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班等方式,帮助部分学业困难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鼓励初中阶段教育学生到当地中等职业学校选修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引导劝返义务教育阶段超龄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掌握一定技能,实现靠技能就业脱贫。

把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任务夯实。各地要采取更有效举措,实现东西部职教集团、职业院校结对帮扶全覆盖,带动贫困地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并引入优质资源,扩大东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要夯实中职基础,使绝大多数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并落实好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行动保障政策;要着力办好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所需要的院校和专业。

人才扶贫

强化统筹建好办好一批职业学校。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好办好一批县域职教中心,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深度贫困地区深入实施“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和升学机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各项资助政策。对于未设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县,逐一摸排地域分布、人口现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及异地就读情况,因地制宜地通过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就近异地就读、普教开设职教班、东西协作招生等多种措施,满足适龄人口和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

尽锐出战,职教脱贫攻坚要确保全面胜利

向贫困地区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2万人

高等职业教育扩招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扩招重点布局在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就业率高的专业和优质学校。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报考。在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增加中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各地和职业院校的工作要更进一步,就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扶贫的保障力度,真正做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谁说“自家孩子留不住”?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中,有1161名学生留在当地就业,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54%。其中,定向培养的300名本土化农技特岗生全部纳入乡镇事业编制,分配到乡镇从事水利水电、畜牧养殖、园林种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农业机械、文化传承等工作。

积极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技能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职责,按照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育训结合的要求,依托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输出项目,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成员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积极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的综合功能,把贫困地区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免费技能培训。整合各类优质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支持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劳务输出机构等建立联合体,开展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开发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观光旅游、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领域的培训力度,培育和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劳务品牌。加强对贫困群众生产经营的培训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做好深度贫困县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农牧科技明白人、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同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话推广,对青壮年农牧民提供更加精准的公益性培训,显著提高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职业技术技能水平,解决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就业创业脱贫的问题。

加强省级统筹,联合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扶贫的支持政策。各地应加快建立省级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教育与政府其他部门、行业组织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完善和落实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按规定制定并落实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统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中央资金和地方相关资金,完善和落实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制度,为贫困学生就读职业院校提供资金保障;要对责任不落实、政策不落实、工作不落实影响任务完成的职业院校进行问责。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聚焦“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专业技能人员”三类农村急需人才,定向开发农村党支部工作实务、农村政策法规、村级财务管理、农村应用文写作、农业创业实务等特色课程,通过“网络空间+田间地头+创业基地”三课堂融合教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农民大学生,其中85%已担任村干部,60%以上成为了当地致富带头人,7%的人考入了公务员队伍。

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利用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工程、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加快改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推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辐射区域内学校和企业,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构建职业教育网络学习体系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应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深度贫困地区定向培养职业教育师资,推进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打通企业技术工程人员、工程师、能工巧匠、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进入职业院校承担专业教育培训任务的通道。

在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度下,职业院校要做好保障工作。院校要在脱贫攻坚中加强与有关行业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携手更多优质企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要关心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职业教育同仁,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干部,要注意培养使用;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助力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向贫困地区输送毕业生近4.2万人,近三年累计逾10万人,已成为贫困地区本土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同时,培训了12.7万名劳动力、2.4万名乡村干部,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8万人次,近三年累计达46.9万人次。采取集中授课、观摩学习、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种养专业户、乡村企业经营者、农庄(农场)主等致富带头人3.5万人。450名干部教师驻村帮扶,助力部分贫困村整村脱贫,结对帮扶3782个贫困家庭脱贫。

构建高水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按照“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的原则,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德技双修的技术技能人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和“三个离不开”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双元育人。深度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依托当地特有的资源,重点办好现代农牧业、民族医药、民族文化产业等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特色专业,力争将一批符合条件的学校、专业纳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改进教育教学,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制订针对性培养方案,跟踪其学习情况,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进得去、上得起、学得好、有出路”。

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要进一步创新协作机制。要以联盟为载体,发挥调动联盟成员单位积极性,形成职业教育扶贫攻坚的资源与成果共享平台;要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相关脱贫攻坚规划的精神,迅速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用这些成果指导实践;要做好政府部门的参谋助手,发挥智库引领作用,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模式。

技能扶贫

完善技能评价与就业服务协同联动的服务体系。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职业教育培训、就业上岗和收入分配中的杠杆作用,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工作,促进高质量就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考核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等经济困难学生免除考试考核有关费用。试点院校要按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将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大对贫困毕业生帮扶力度,校企联合培养加大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力度,公益性职业培训优先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贫困毕业生信息库,实行“一对一”动态管理和服务,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培训见习等服务,确保贫困家庭毕业生能顺利就业。

“科技特派员”覆盖全省51个贫困县

完善职业教育协作政策和结对帮扶机制。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管理平台,全面落实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行动、东西协作中职招生兜底行动、职业院校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等。在东西协作等对口帮扶中,要把师资队伍建设和促进资源共享作为重点,通过互派挂职干部和教师团队,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课程,探索委托管理、共建分校、组建职教集团或学校联盟等,带动贫困地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发挥技术研发优势在对口帮扶县建立科技实验站或试验点,参与县域特色产业和扶贫产业开发,开展农牧技术推广应用、名优土特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服务等脱贫致富项目。落实好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行动保障政策,加大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投放力度,为就读职业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开辟新生报到绿色通道,优先落实助学政策,优先安排实习和推荐就业,积极联系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定向提供就业机会。继续办好内地中职班,精准对接西藏、新疆优势产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行内地中职班学生与当地学生混班教学,落实好内地中职班专项补助政策,鼓励学生毕业后回乡就业创业。

“这个科技特派员真牛!”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张建国副教授现已成为怀化沅陵县的“明星”。原来,在他的组织下,学院专家团队结合沅陵县水产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稻田+”养殖模式,在全县推广。2018年,沅陵县5个乡镇2000亩稻田投放蟹苗20万只,鱼苗200万尾,一年下来,平均每亩增值1000多元,把稻田变成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聚宝盆”。今年全县将推广稻蟹、稻鱼、稻蛙、稻泥鳅养殖5800亩,预计2900名农户受益、2000余人脱贫。

五、保障措施

全省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选派352名“科技特派员”赴贫困地区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省51个贫困县(含已摘帽的贫困县);科技攻关团队为贫困地区产业(企业)解决科技难题287个;为贫困地区开展产业项目帮扶477项,助推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强劲发展势头;积极开展“帮销帮售”“以购代捐”,帮助贫困地区企业和农户打通产品销路。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加强职业院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在教育教学、脱贫攻坚中的表率作用。发挥地方各级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有关职业院校要成立帮扶协作工作领导机构,制订并落实具体实施方案。

社会服务扶贫

强化经费保障。中央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相关省份要加强省级经费统筹,经费安排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任务较重的地区倾斜。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可适当高于当地普通高中。在落实国家普惠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加大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东西协作计划中东部地区省要按规定落实对学生的资助,用于学生的交通、住宿、课本教材、服装等费用,免除学生后顾之忧。拓宽职业教育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引入政策性信贷资金,引导支持各类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扶贫工作。

共建“老人之家”“妇女之家”“儿童之家”

加强督导检查。将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范围。开展职业教育脱贫攻坚专项督查评估,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状况、资助状况、就业状况为重点,委托第三方独立开展扶贫成效评估。督促东西协作省份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管理平台。将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的情况纳入扶贫攻坚考核工作目标,作为遴选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省份条件之一。

古丈县中寨村是一个苗族聚居区,老人多、留守妇女儿童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却把社工实践基地建在了这个村落。该校师生深入古丈县中寨村,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服务扶贫模式。针对中寨村老年人照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妇女文娱和外出务工人员务工知识的现实需要,学校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制定并实施了《社会工作介入中寨村社会服务脱贫方案》。累计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12期,400多名留守儿童参加,为孩子们快乐成长保驾护航。与当地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建成“老人之家”“妇女之家”“儿童之家”。

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整合宣传资源,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用好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平台和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职业教育扶贫惠民政策和职业教育助力精准脱贫的典型,推广职业教育脱贫致富的经验做法,引导深度贫困地区更多适龄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有利于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全省职业院校师生到贫困地区开展文化艺术宣传和志愿者服务活动1.5万人次,义务诊治贫困人员近5000人,为贫困地区引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项目资金1817万元,帮助贫困地区群众逐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丰富了文化生活,提升了身心健康水平,建设了生态美丽家园。

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10月16日

观点

职业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生力军

在全国职业院校帮扶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指出,职业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生力军,更是防返贫的重要主体,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一定要和职业教育脱贫攻坚战同频共振。当下,高职扩招百万工作已全力启航,谢俐认为,要将高职扩招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以及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要畅通深度贫困县学生就读职业院校渠道,让更多的贫困家庭通过送子女到职业院校就读实现脱贫,让更多贫困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