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惊现小学生“独立弟”:独自上学5年

上学的路究竟多远?

记者调查:让孩子独立上学,大多家长(微博)坦言“输不起”

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中国式接孩子”又成网络热门话题。每到上学放学时间,大量的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和汽车拥堵在学校门口,已经成为“中国式接送”一景。不仅在幼儿园小学门口有“一对一”的接送大军,就连高中的校门口,也有很多打着“家远”、“防早恋”旗号来接孩子的家长[微博]。水泄不通的校门口成为“中国式接孩子”造就的独特风景。

记者调查发现3岁娃上幼儿园路上要花3小时

扬子晚报网讯 (蔡蕴琦
王璟)小学四年级小男生,自己坐地铁上学竟有5年?日前,记者就在地铁上遇到这样一位“独立弟”。到底能不能让孩子独立上学?孩子独立上学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麻辣论坛,就一起讨论“上学”问题。

调查

近日,微博上晒出的一个小学生在放学途中趴在地铁上写作业的照片引发网友热议。17日,记者调查发现,有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园”而不考虑距离,家中老人接送来回在路上花费的时间达3个多小时。

地铁惊现“独立弟”——

小学生自己上下学不足7%

清早像“打仗” 她花40分钟在路上

四年级小学生称坐地铁上学近5年

中学生接送率达到50%

早上7:00,手机闹铃响起,王妈妈挣扎着醒来,为3岁的女儿准备早餐。

日前,记者在新街口地铁上遇到一个自己上学的“独立弟”小强(化名)。小家伙长得很壮实,性格也很外向,看到记者就主动让座,还和记者聊起天来。“我今年上四年级,都是一个人上学。”小强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是一个人乘坐地铁上学,现在已经快5年了。记者了解到,小强在南京雨花台区一所小学念书,他要从学校门口走到地铁站坐一号线到新街口站,再转一站到妈妈的单位去找妈妈。小强无奈地说:“我爸爸妈妈都开公司,很忙,经常在国外,所以我要一个人上学。”“你难道一个人住么,家里没有其他人么?”记者觉得很诧异,就算父母不在,也不可能家里没大人呀。“我家里有保姆,还有管家,但是爸爸不让他们来。”小强告诉记者,幼儿园的时候,他爸爸就要求他一个人去上幼儿园。当时他也很害怕,死活不愿意。爸爸为了鼓励他,就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月一个人坐30趟地铁,你要买什么我都买给你。”小强说,虽然很害怕,也哭了很久,但是最后自己还是坚持下来了。“第一个月结束,我跟爸爸要了一个铅笔盒。”

《北京晚报》对一所重点小学五年级的一个45人的班级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送孩子步行上学约25%、开车送孩子上学约40%、家长用其他车辆接送约20%、利用校车上下学的占8%,自己上下学不足7%。记者在微博上找到天津30位中学生的家长,并用私信询问接送问题,最后,每天接送的家长竟然占到50%(主要考虑安全、学业繁重问题),偶尔接送的占到20%(主要为天气原因),离着近,走着回家的占10%(部分为租房陪读生),而离家距离远,孩子自己搭乘地铁、公交回家的占20%。

7:20,叫女儿起床,帮女儿穿好衣服、洗漱,照顾女儿吃饭。

为了考验一下小强的防范意识,记者随后问了小强的真实姓名,学校和班级,小强都一一告诉了记者,还把上学放学的路线也都说了。记者问道:“你不怕坏人啊?”小家伙一脸稚气:“地铁这么多人,谁会对我这一个小孩子下手啊,我又没有钱。”看到小强背着书包去换乘地铁的背影,记者感到一丝担心。

现场

7:40,准时从江宁家中出发,开车送女儿去幼儿园。

自己上学的孩子有多少——

放学了 学校周边

8:20,到达幼儿园。8:30,到单位,开始忙自己的工作。

“大牵小”小女生结伴上学

新萄京棋牌官网登录 ,变身混乱停车场

这是王妈妈的清晨时刻表,记者了解到,王妈妈住在江宁,但因为自己在秦淮某公司上班,而且旁边正好是某知名幼儿园,所以“天天如此,每天早上跟‘打仗’一样。”

新学期开学,家住在南京清凉门桥附近一小区的王女士发现,每天早上上班总能看见两个小女孩,一大一小牵着小手结伴上学。记者在王女士帮助下找到了那两个女孩,还是在7点半左右,两个短发齐刘海的女孩从小区里牵手走了出来,她们走得不快,两个人没打伞,各自披着一件雨衣,小女孩穿着雨鞋,大一点的女孩穿了一双球鞋,雨滴打在球鞋上她也毫不在乎,反而不时擦妹妹手上的雨水。女孩说她和妹妹都在附近一所小学上学,她上小学四年级,妹妹上一年级。不过妹妹不是亲妹妹,是住在楼下邻居家的妹妹。每天早上,她负责到妹妹家喊她,然后两个人一起上学。记者粗略估算发现,从小区到两个孩子就读的小学,道路虽算不上曲折,但需要过两次马路,沿着秦淮河边走,孩子们走一趟至少需要15分钟。记者辗转找到了孩子的妈妈,她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地点变动,每天早晨7点不到,她就赶去浦口的班车,孩子的爸爸也因为工作地点比较远,都没有办法接送孩子。“让孩子独自上学,起初我们是不得已而为之。每天坐在班车上心神不定,想着女儿在路上会不会出事。一个学期下来,无意中让女儿变得独立、守时。“比如以前,她吃早饭拖拖拉拉的,现在一到时间,她一看快到点了,很自觉加快速度了。现在带妹妹走更能干了。”

下午3点,记者来到和平区柳州路、武昌路、岳阳道一带,这里是实验小学、岳阳道小学等学校的聚集地,不少家长都是开着私家车过来接孩子,马路两侧堵得水泄不通,而两边原本就停靠有一排车辆,这使狭窄的湛江路更显得拥堵。一辆黑色小轿车刚过西安道口就不得不停下来,将车随意停在人行道上,家长下车向学校方向走去,另外一辆车想绕道逆向行驶,更是造成了交通堵塞,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场面更加混乱。在湛江路以及周边道路上,心急如焚的司机基本都是来接孩子的家长,只能拼命按喇叭;电动车灵巧地穿梭在汽车中间,后座上载着孩子扬长而去;大人领着孩子穿行在街道中间,还有不少孩子随意乱跑,街道变成混乱的大停车场。

路上3个多小时接送孩子 苦了老人

九成以上小学生靠家长接送

在实验小学门口接孙子放学的李奶奶对记者说:“到点儿就这么乱,幸亏我们住得近,走两步就回去了,要不开车多麻烦啊。”记者问道,这么近的距离怎么每天都要接呢?李奶奶说:“马路太乱了,要只是孩子自己,万一出事儿怎么办?肯定要接。”

李奶奶今年60多岁了,家住江北,因为儿子和儿媳工作比较忙,所以只能由她每天接送孙子去鼓楼某幼儿园上学。李奶奶告诉记者,一般早上6点之前她就会起床给孩子做饭。

记者随机对南京一些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部分班级进行调查,调查中幼儿园学生几乎百分之百有家长接送,而小学90%以上都是家长接送,到中高年级有一些家住比较近的孩子会自己一人或和同学结伴上学;初中学生自己独自上学的比例有所增加,但还是很多学生有家长护送,尤其是女生;到了高中,自己上学的比较普遍,家长也放心很多,因为有些学生还要去上辅导课,所以也有不少是家长负责接送的。

“下午其实还好,我早晨的时候都要提前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送孩子,因为送完了还要上班,就怕给堵在里面出不去了。”林先生说自己对校门口的拥堵很“无奈”,而下午根本就不敢过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是靠老人过来接,“你看这儿哪有停车位,寸土寸金的,怕开车被贴条,有时让老人开代步车来接孩子也是没办法。”事实上,本就不宽的街道加上错车、调头、倒车和乱停放,拥堵剐蹭是家常便饭。有的老人认为开老年代步车接孩子很方便,接送的时候遮风挡雨,还可以见缝插针随地可以停车,老年人反应慢,更容易造成校门口的拥堵“如果这儿出了事故,我估计救护车都开不进来。”

“5:50起床,6:00开始做饭,6:20喊孩子起床,6:50出发,坐公交车到地铁站,大概得半小时,转个地铁一个多小时,”李奶奶还说,“有时候碰到下雨,又等不到公交车的时候,时间可能会更长。”

“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家长接送的。”南京一位名校校长告诉记者,一来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比较小,家长不放心;二是现在城市在变化,择校的学生住的比较远,靠孩子一个人上学放学很不现实。该不该让孩子自己上学——

旁边一位女士插话道,自己也是家离得远,每天六点半就要起床,照顾孩子吃早点,然后开车过来送孩子。“不是非要接,是不接不行,现在路上很乱,各种事儿也多,谁也不放心。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就像林女士说的,记者调查发现,幼儿园和小学的接送几乎形成一比一的比例,采访中唯一一个不是自己家长接送的孩子也是搭同小区家长的车回家。

记者了解到,每天来回,李奶奶基本上要花3个多小时在路上。

张女士:孩子上学路上遇袭没有自卫能力

高中生也接送

陪孩子上高中她在学校附近租房

(南京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刘奶奶:不让接送,我就没用了?

李妈妈和儿子现在在慧园街租了一个单室套。

我个人是绝对不敢让孩子在小学阶段一个人去上学的。现在的社会治安太复杂了,我上过打拐网站,里面不仅是小小孩,也有一些七八岁的孩子被掳走,我看着都觉得害怕。现在大多数家庭里就这么一个宝贝,有一次我爱人让孩子到楼下去买盐,过了一刻钟都没上来,差点把我急死了。孩子上学还有一段路程,万一有坏人,小孩子是没有能力反抗的。

小涵妈妈:防早恋,怕孩子分心。

李妈妈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心疼孩子,我们住在江北,高一那一年他每天去学校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睡觉时间就只有五六个小时,现在他快高考了,为了能让他休息好,我就陪他在学校附近住着,留他爸爸在家里。”

李老师:家长可让孩子独自走一小段路

陈先生:家远,不想让孩子太累。

李妈妈坦言,“没办法,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当初选择学校的时候,也是看重教学质量,希望他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南京鼓楼区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

刘奶奶的孙子今年上大一,而在之前她已经接送孩子13年了。“幼儿园2年,之前是她妈妈接送,后面2年都是我来接送,小学接送了6年,初中3年我是接,送都是她爸爸送,高中是轮换着接送……”除此以外,幼儿园和小学,刘奶奶要接送兴趣班,初中的时候还要接送补习班。“现在外面多乱啊,交通又那么不好,接送是肯定的。”刘奶奶自老伴去世后就把自个儿的房子卖掉,还了一部分儿子房子的贷款,之后她跟着儿子住,每天的事情就是做做饭,接送孩子。记者问为什么孩子到了高中还要接送,刘奶奶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本来儿媳妇说接送完了小学就行,没想到初中也挺远的,我不放心。后来儿媳妇说不让我接送了,我心里就不舒服,这是说用不着我了?让我走了?我走了孩子谁来接,出了事儿怎么办?”

观点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对孩子在校期间的安全负责,但是孩子上学路上和放学路上如果出什么事情,都是学校不愿意看到的。现在大多数家长是负责孩子接送的,这样从安全性角度来说是有保障的。但是有的家长恨不得把孩子送到座位上,这种过于包办的心理是有问题的。我觉得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比如送孩子到学校附近的时候,让孩子一个人走一小段路,但这小段路要是大路,不然家长还是要有意识地去保护。

与刘奶奶不同,初中生小涵妈妈的租住房离着学校也就1000米的距离,可即使这样,她依然需要在放学的时候“护送”孩子回家。“怕她上网,怕她跟着同学出去玩。”孩子上了初中,家里又在旁边租了房子全程陪读,家里已经停止了接送,刚开始小涵放学后很快就能到家,可是前一段时间,她发现女儿回家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学校旁边都有小商店,孩子大了开始打扮了,也喜欢逛逛小店,吃点儿零食什么的。”怕女儿精力耗费在这些地方,耽误学习,小涵妈妈又开始了接孩子的生涯,她坦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我经常在路上看见一对一对的初中生谈恋爱。上学放学的路上是孩子接触最长的时间段,我不希望孩子分心。”

家长择“名校”让“全民焦虑”

徐翔:过于包办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另一位家长陈先生也是将孩子接送到高三,他说自己接送主要是学校离家太远,孩子在一中上学,家则在梅江,路上怕孩子太累,也怕孩子出事儿。“本来是想让她妈在旁边租个房子陪读的,没找到很合适的房子,后来想不陪读就天天接送吧,我们辛苦点,不能让孩子累着。高中学业紧张,我们不想让她在路上耗费精力和时间,再说家这么远还不接送,孩子心理也会受影响。”陈先生最后说,你觉得上了高中孩子好像很大了,可在我们眼里多大都是孩子,加上小孩儿也没觉得不好,都是为了学习,考上大学就行了。

为何家长们宁愿把时间浪费在路上也不愿让孩子就近入学?对此,南京12355心理热线专家文清表示,根源就在于教育体制,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南京师范大学(微博)社会学博士)

我都上高中了.。。

她告诉记者,孩子是自然物,成长是有快有慢的。“如果能够提倡校资公平、生源也平均分配,相信就不会有那么多家长去盲目选择‘名校’。”

以前家庭里的孩子都是非独生子女,家长也忙于生计,所以过于关照孩子的现象很少出现,因此过去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去上学是很普遍的事情。这说明,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有能力自己去上学的。但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在温室里长大,家长们是尽量提供优良的环境想帮助孩子生长,甚至要去包办,这样其实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立性都是不利的。我个人比较肯定“地铁弟”父母的教育理念。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家住比较远,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一个人去上学是太早了。毕竟现在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交通也比较拥挤。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也要尽可能考虑到必要的防护措施。

等毕业再说!

文清还表示,“学区房”价格也映射了当前教育的问题。“择名校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导向,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为了让孩子更好,一家几代人都拼命从众去买学区房让孩子入学,导致学区房价格不断上涨。”

分享到: 微博推荐

学生观点

“当然,这样也会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压力,一旦孩子成绩不好,就会造成家长心态失衡,让‘全民焦虑’,从而引发其他的教育问题。”

保护过度 上大学才学着长大

小王是清华大学[微博]的大一新生。他感慨,自己终于不需要父母的接送,第一次可以独立上学,“父母一直接送我到高中,不过高中我是住校,倒不是天天接送,其实我觉得从初中开始自己就能上下学了。”小王说初中的时候要求过,家长停了一段时间,正好有同学出了事故,家里就又开始接送了。“反对过,主要是不愿意家里太操心,可是他们都不同意,我成绩好,跟家里的付出分不开,他们把所有生活问题都给我解决了,我只需要学习就行。”

因为学校提倡独自报到,不让家长陪同,在小王的强烈要求下,家长并没有跟随。终于独立了,可是各种问题都让小王难以适应,“铺被褥我就用了大半天时间,还是在旁边同学帮助下支起了蚊帐,然后我发现包裹里什么都找不到,就开始给家里打电话。”小王的第一个电话是“找不到牙刷”。母亲通过电话远程遥控孩子找牙刷,接下来,零零碎碎的电话打回家:笔、辞典、记事本……“电话打了一会儿,宿舍里的人就开始用很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这算怎么回事儿?都上大学了,竟然什么都要问家里,什么都不知道,后来熟悉了大家说起报到时候的第一印象,对我感觉竟然都是太不像个大人了。”

之后,小王开始学着自己解决问题,这也闹出了很多问题,“不说别的,单是洗衣服就很麻烦,我从小到大自己没洗过一次衣服,印象里就是放上洗衣粉,泡泡、搓搓就行,第一次回家我妈都快叫出声来了,说你这衣服多久没洗了,除了灰的就是黄的?其实我很爱干净,一星期一洗。”作为“中国式接送”的典型孩子,小王最后感慨道:到了大学我发现自己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大学里才开始学过马路,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专家观点

“中国式接送孩子”源于社会安全感缺失

南开大学[微博]教授黄春雨认为,不管风吹雨打都要接送孩子,这就是中国现状,这不是观念问题,这是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家长出不上什么力。

首先是交通问题,交通安全环境差,别说是小学生,成年人也不一定安全,家长自然不敢让孩子自己走回家;然后是对社会治安的担心。2011年,全国共破获拐卖儿童案件5320起,共打掉3195个犯罪团伙,解救被拐儿童8660人,这些数字的背后都是悲剧,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最难承受这种悲剧,关心则乱。

再就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家长不遗余力,导致很多学校离家非常遥远,多数孩子居住在学校五六里或者七八里之外的地方,有的还要更远。一个高中生如果下学之后需要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才能赶回家,繁重学业下这是对体力的严重浪费,对小学生、初中生来说,时间上家长也难以等待。

最后就是独生子女的关系,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长辈都把孩子看得很重,他们有人力来接送孩子,也有精力去接送孩子,而独生子女家庭很难承受孩子出现问题,很难承受失去孩子或者孩子受伤的悲剧,所以对接送孩子这个事儿格外重视。

所以说,“中国式接送”其实就是中国国情下的接送,不是现在的家长太宠爱孩子,而是现在的环境让家长缺乏安全感。城市拥堵,“中国式接送孩子”加剧了拥堵,人一多,安全隐患多,安全隐患多,家长更加不放心,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但这种恶性循环不是家长一方面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行动才能慢慢减少。

新报记者 翟玉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