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向全国推广青海控辍保学工作经验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学习推广青海经验
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学习借鉴青海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经验。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控辍保学工作经验得到全国推广,全省组织3万余名干部逐人逐户做控辍保学工作,以磨破嘴、跑断腿的精神,确保全省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原标题:教育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由于地理环境、办学条件、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省失学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控辍保学工作困难多、任务重。据了解,截至2017年上半年,青海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为87.78%,其中有1个州只达到72.48%,有4个县在70%以下,有1个县仅为51.28%。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依法依规治理,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取得明显成效。据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该省共劝返辍学失学学生27271名,占应劝返学生的91.86%,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由87.78%提高到96.71%。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学习推广青海经验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学习借鉴青海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经验。

曾几何时,一提起辍学,大家会想到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学生因贫辍学,代课教师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踏上了寻找辍学学生的艰辛历程。

正视矛盾问题,党政各级领导带头抓

抓不好控辍保学就是渎职失职

如今,电影里魏敏芝的担忧已经成为过去。

青海省党政各级领导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高度重视,注重带头加强政治领导、高位推动落实、做实群众工作。省委省政府在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和省人代会、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上,反复强调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并几次与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谈话,要求以讲政治的标准抓好控辍保学,突出强抓好调控辍保学工作是本职,抓不好就是渎职和失职。省政府组织教育、发改、督查等8个单位组成3个督导组,深入8个市州、21个重点县开展集中调查,摸底数、找症结、挖根源,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先后10余次召开领导小组会、专题会、推进会,
2次召开全省教育脱贫既控辍保学现场会,多次深入重点地区调研督导,先后约谈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30余人次。“每一个百分点的后面都是成百上千的孩子和家庭,必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耐心细致做工作,坚持依法办事、按章办事,坚决防止简单粗暴、搞强迫命令。”省委省政府领导反复这样强调。据了解,全省共组织了3万余名干部逐人逐户做工作,以磨破嘴、跑断腿的精神上门讲政策、做工作。

受地理环境、办学条件、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存在辍学失学现象,党政各级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在省委省政府的多次会议中,部署专项行动,省政府组织教育、发改、督察等8个单位组成3个督导组,深入8个市州、21个重点县开展集中调查,摸底数、找症结、挖根源,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让每个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控辍保学自此有了行动纲领;随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逐项分解任务。

强化政策举措,确保辍学学生劝得回

先后十余次召开领导小组会、专题会、推进会,两次召开全省教育脱贫暨控辍保学现场会,多次深入重点地区调研督导,先后约谈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30余人次。要求把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作为政治任务,突出强调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是本职,抓不好就是渎职失职。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实行挂图作战。各市州由党委政府统一负责,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以县为重点,整合教育、扶贫、民宗、统战、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力量共同参与,建立联控联保机制;以乡镇为主体,成立控辍保学工作办公室,实行一县一策、一乡一案,全力抓劝返复学。

一年多来,全省以“确保一个孩子不能少、一天不耽误”为目标要求,在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教育权利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2018年9月底,全省共劝返辍学失学学生27271名,占应劝返学生的91.86%,使义务教育巩固率由87.78%提高到96.71%。

为从根本和长期上确保失学辍学学生“劝得回”,青海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坚持落实“四抓”。一是健全机制抓。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与各州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挂图作战。各市州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以县为单位建立各相关部门参与的联控联保机制,以乡镇为主体实行“一县一策、一乡一案”。二是创新方式抓。研发控辍保学数据核查比对系统,开启了“互联网+控辍保学”全新模式。通过逐一核查摸排,确定应劝返复学学生29686名,逐一落实劝返复学责任。三是带着感情抓。广大干部、教师放弃节假日休息,克服交通不便、天寒地冻、食宿无保障等诸多困难,深入居民家庭、牧民帐篷、寺院僧舍,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教育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通过座谈讨论、重点约谈、个别谈心等形式,最大限度增进群众共识。一些干部还自己掏钱送失学辍学孩子治病、购买学习用品,当地群众很感动地表示,干部把我们的困难当成了自己的困难,把我们的孩子当成了自家的孩子。四是依法依规抓。全省藏区六州有相当一部分适龄儿童少年未进学校进了寺院,省民宗委依法制定法规政策文件,让控辍保学工作有法可依。各级少数民族干部带头担责任、主动靠前做工作,教育引导寺院主动配合政府工作。青海省对监护人不履行《义务教育法》,拒不送子女上学引发的5起“官告民”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在全省起到了重要警示、教育和引导作用。

开启互联网+控辍保学全新模式

正视矛盾问题 党政各级领导带头抓

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复学学生学得好

创新方式,针对控辍保学底数不清、原因不明等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手段,研发控辍保学数据核查比对系统,开启了互联网+控辍保学全新模式。将全省人口数据库中户籍信息和学籍数据库中在校生信息进行比对,共发现疑似辍学失学适龄儿童少年90702名。通过逐一核查摸排,确定应劝返复学学生29686名;锁定21个重点县,实行主要领导包乡、联点领导包村、工作组成员包人制度,逐一落实劝返复学责任。

“开学了,不知辖区内是否还有辍学的孩子?”这是春季新学期开始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长韩兴斌心里一直挂念着的一件大事。开学前,他就召集各乡镇和教育、公安、民宗、广电等部门负责人,召开全县控辍保学工作会,压实控辍保学责任,持续高压推进全县控辍保学工作。

青海省要求各地既要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坚持做实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确保辍学学生复学后学得好。一是强化保障措施。各地各部门加大经费投入,腾出校舍宿舍,为每一名劝返复学学生配齐教材桌椅,深入做好入学安置、心理辅导、真情关爱、教学管理等工作。省财政为劝返学生下达各类补助经费7087.8万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
以及贫困家庭子女15年免费教育等政策。二是实施关爱行动。各相关学校建立关爱帮扶机制,组织教师与学生结对子,针对劝返复学学生实际,扎实开展帮扶帮教工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沟通交流学生学习情况;有关部门组织入校帮教,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三是坚持分类施教。对失学辍学时间长、年龄大的学生,采用普职融合形式,送入中职学校就读或集中编班教授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对失学辍学一年以上、年龄较小的学生,先以单独编班授课形式集中补课,待学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编入普通班级就读;对失辍学时间较短的低年级学生,编入相应班级随班就读;对个别不适宜在校就读的学生,专门设置学习培训班、教学点或实行送教上门,实行单独教学和管理。四是严格考核评价。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出台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安置考核评估办法,将控辍保学纳入地方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内容,建立控辍保学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和问责制度。

据省教育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全省广大干部、教师坚持把思想教育引导放在首位,放弃节假日休息,克服交通不便、天寒地冻、食宿无保障等诸多困难,骑马、步行并用,深入居民家庭、牧民帐篷,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通过座谈讨论、重点约谈、个别谈心等形式,最大限度增进群众共识。

事实上,不光在循化县,在我省其他偏远地区,控辍保学成了一项层层压实的责任,成为一场涉及社会各方力量的“总动员”。

“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义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表示,国家已经确立了到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的发展目标,各地要切实贯彻《通知》要求,认真学习借鉴青海经验,抓住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新契机,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努力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工作目标,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一些干部还自己掏钱给失学辍学孩子治病、购买学习用品,当地群众很感动地表示:干部把我们的困难当成了自己的困难,把我们的孩子当成了自家的孩子。

受地理环境、办学条件、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地区、深度贫困地区不同程度存在辍学失学现象。

我省对监护人不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拒不送子女上学引发的5起官告民案件公开审理,在全省起到了重要警示、教育和引导作用。

控辍保学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工程,我省的控辍之路更是筚路蓝缕。

确保复学学生学得好

让每个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事关青海未来的发展。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和省人代会、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等会议上,反复强调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并多次与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谈话,要求把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作为政治任务,突出强调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是本职,抓不好就是渎职和失职。

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我省扎实做好辍学学生回校后的工作。各地各部门加大经费投入,腾出校舍宿舍,为每一名劝返复学学生配齐教材桌椅,深入做好入学安置、心理辅导、真情关爱、教学管理等工作。

省政府组织教育、发改、督查等8个单位组成3个督导组,深入8个市州、21个重点县开展集中调查,摸底数、找症结、挖根源,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先后10余次召开领导小组会、专题会、推进会,2次召开全省教育脱贫暨控辍保学现场会,多次深入重点地区调研督导,先后约谈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30余人次。

省财政为劝返学生下达各类补助经费7087.8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以及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教育等政策。各相关学校针对劝返复学学生实际,扎实开展帮扶帮教工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沟通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组织共青团、妇联、残联、工会组织、民族宗教部门及社区、村委会等部门入校帮教,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

“教育每一个百分点的后面都是成百上千的孩子和家庭,控辍保学是涉及面很广的群众工作……”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上下要本着为群众办好事、为孩子办好事的原则,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耐心细致做工作,坚持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组织了3万余名干部逐人逐户做工作,以磨破嘴、跑断腿的精神上门讲政策、做工作,有力地维护着教育公平、体现着社会公平。

坚持分类施教,对失学辍学时间长、年龄大的学生,采用普职融合形式,送入中职学校就读或集中编班教授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对失学辍学一年以上、年龄较小的学生,先以单独编班授课形式集中补课,待学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编入普通班级就读;对失辍学时间较短的低年级学生,编入相应班级随班就读;对个别不适宜在校就读的学生,专门设置学习培训班、教学点或实行送教上门,实行单独教学和管理。

强化政策举措 织密织牢控辍保学之网

严格考核评价,将控辍保学纳入地方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内容,建立控辍保学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市州政府严格落实督查责任,把控辍保学作为责任督学日常督导内容,建立完善考核问责机制,限期整改问题,严肃追究责任。(莫青)

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的韩有林万万没有想到,因为不让自家孩子上学,镇政府居然把他告上了法庭。“以前,我认为娃娃在大山沟沟里,读不读书都一样,还不如早点让孩子出去打工赚钱。后来吃上官司我才知道,这是犯罪!”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如今,韩老汉的孩子正在巴燕镇中心学校快乐地读书。

既然控辍保学是一项牵涉众多的社会工程,那就需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实行挂图作战;各市州由党委政府统一负责,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以县为重点,整合教育、扶贫、民宗、统战、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力量共同参与,建立联控联保机制;以乡镇为主体,成立控辍保学工作办公室,实行“一县一策、一乡一案”……全省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控辍保学”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针对控辍保学底数不清、原因不明等问题,我省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手段,研发控辍保学数据核查比对系统,开启了“互联网+控辍保学”全新模式。将全省人口数据库中户籍信息和学籍数据库中在校生信息进行比对,共发现疑似辍学失学适龄儿童少年90702名。通过逐一核查摸排,确定应劝返复学学生29686名;锁定21个重点县,实行“主要领导包乡、联点领导包村、工作组成员包人”制度,逐一落实劝返复学责任。

全省广大干部、教师坚持把思想教育引导放在首位,放弃节假日休息,克服交通不便、天寒地冻、食宿无保障等诸多困难,骑马、步行并用,深入居民家庭、牧民帐篷,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通过座谈讨论、重点约谈、个别谈心等形式,最大限度增进群众共识。一些干部还自己掏钱送失学辍学孩子治病、购买学习用品,家长感动地表示:“干部把我们的困难当成了自己的困难,把我们的孩子当成了自家的孩子!”

健全保障体系 确保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校园里古朴与现代气息交融,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井然有序,齐全的体育设施,宽敞明亮的食堂,粉刷一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处处一派蓬勃生机的景象。家住林川乡包马村的复学学生马常林感慨地说,“在这样的环境学习,我再也不想辍学了!”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从加大经费投入,腾出校舍宿舍,为每一名劝返复学学生配齐教材桌椅,到深入做好入学安置、心理辅导、真情关爱、教学管理等工作……全省上下提升教育质量、健全保障体系,倾注感情,形成合力,确保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省财政为劝返学生下达各类补助经费7087.8万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以及贫困家庭子女15年免费教育等政策。各相关学校建立关爱帮扶机制,组织教师与学生结对子,针对劝返复学学生实际,扎实开展帮扶帮教工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沟通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组织共青团、妇联、残联、工会组织、民族宗教部门及社区、村委会等部门入校帮教,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

对失学辍学时间长、年龄大的学生,我省坚持分类施教。采用普职融合形式,送入中职学校就读或集中编班教授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对失学辍学一年以上、年龄较小的学生,先以单独编班授课形式集中补课,待学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编入普通班级就读;对失辍学时间较短的低年级学生,编入相应班级随班就读;对个别不适宜在校就读的学生,专门设置学习培训班、教学点或实行送教上门,实行单独教学和管理。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出台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安置考核评估办法,将控辍保学纳入地方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内容,建立控辍保学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市州政府严格落实督查责任,把控辍保学作为责任督学日常督导内容,建立完善考核问责机制,限期整改问题,严肃追究责任。

教育路上,“确保一个孩子不能少、一天不耽误”任重而道远,我省还将砥砺前行。

控辍保学 一直在路上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学习推广青海经验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
要求全国各地认真学习借鉴青海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经验。

由于地理环境、办学条件、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省失学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控辍保学工作困难多、任务重。青海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依法依规治理,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国提供了学习样本。

再饿不能饿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在于重视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孩子上学的事儿一天都不能等,控辍保学工作一刻也不能停;
确保义务教育辍学失学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这是省委省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

我省始终把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当前教育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立体动态推动控辍保学工作,学校、家庭、社会同频共振,全面发力,全面突破,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扎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

新时代新矛盾,自然要配制新的“药方”。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和父母外出务工,乡村孩子的流动明显加剧,控辍保学工作需要责任更实,手段更细。我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手段,研制开发青海省控辍保学数据核查比对系统平台,在全国开启了“互联网+”控辍保学全新工作模式。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继续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我省坚守永远不变的初心——教育优先发展,“控辍保学”工作常抓不懈。

这场攻坚保卫战,一直在路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