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 【光明网】中山大学若干学科领域原始创新学术影响力进国内前五

教育部简报〔2019〕第15期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 1

【光明网】中山大学若干学科领域原始创新学术影响力进国内前五

2018年,“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动优化学科布局,搭建高端研究平台,构建以学科建设绩效为杠杆的资源配置模式,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和学科群建设,承担国家战略重大、重点项目,产出了一批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2017年岁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陆续向社会正式公布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在方案中,各大学制定了一流大学建设的近、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详细的改革路径、改革任务、举措、保障机制等。有分析认为,此举意味着“双一流”建设的工作重心已进入全面落实阶段。


打破技术垄断,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主动对接重大需求,在部分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完整技术体系,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实现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突破。华南理工大学实现高性能芳纶纸基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已成功应用于国产大型运输机首飞,打破国外对高等级绝缘件的垄断和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组建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科学中心,协同创新加速航空发动机研制和关键技术突破。中南大学完成我国第一列高速列车气动外形设计、第一列耐冲击列车吸能设计等,多项技术填补国际空白。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测量精度达国际最好水平。在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中,以第一单位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共获24项奖励,占奖励总数的63%;在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中共获34项奖励,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9%;在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共获58项奖励,占通用项目总数的43%。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公布“双一流”名单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这样解释。那么,中国一流大学建设之路该怎么走?如何建设一流学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向哪些关键方向发力?记者对已发布的方案进行了梳理分析。

稿件来源:光明网2014-05-30 | 作者:光明网 | 编辑: |
发布日期:2014-06-03 | 阅读次数:

承担重大项目,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发挥主力作用,共承担61%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73%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研实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北京大学主持的“细胞编程和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首次证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跷板模型”。天津大学主持的“精准微创手术器械创成与制造基础”项目,为满足未来精准微创手术临床需求奠定了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主持的“光纤传感网关键器件与技术研究”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为光纤传感网产业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和人才队伍储备。

如何建设一流学科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 2

深化校企合作,支持推进产教融合。“双一流”建设高校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深化校企合作,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着力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中国石油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先后与企业合作成立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显微技术中心、共建“机器人与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北京交通大学结合我国高铁应用技术,编制ISO国际轨道相关标准,极大推动了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北京邮电大学主导制定的“手机动漫标准”是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技术标准,获得2018年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

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以优势学科为主干,以特色学科、新兴学科、需求学科为支撑,以学科群模式凝练学科方向,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成为这几所高校学科建设的策略。

  光明网讯
广东高校“四重”建设抓住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对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四重”建设的政策和有力措施的促进下,中山大学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的2014年5月8日公布的最新统计(2004年1月-2014年2月)显示,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免疫学、植物与动物学和社会科学总论等7个学科领域的ESI收录论文总数进入我国“985工程”建设高校的前5。尤其突出的是,医学和医学与生物交叉的各个领域的原始创新学术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若干学科领域进入全国前3。其中临床医学和免疫学的论文总数和总被引数均排名第2,免疫学篇均被引率排名第1。与“四重”建设前相比,中山大学医学和医学与生物交叉领域论文的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明显增加,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呈现出在学科高原上形成高峰的趋势。  中山大学在医学和医学与生物交叉领域的进步,离不开广东省的大力支持。“四重”建设以来,中山大学以“四重”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大力推进学科群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围绕大生命学科群建设,推进医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医学与生物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突出打造医学和医学与生物交叉领域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成效显著。二是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了高水平学术领军人物和优秀青年学者的引进工作。“四重建设”以来,中山大学引进海外高水平领军人才和青年杰出人才已超过80人。中山大学海外引进和青年高层次人才的总量已处国内高校前六至前八水平。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两院院士、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的数量均居于国内高校前列。三是扎实推进国际化,围绕医学学科建设,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山大学转化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已获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这是广东省第一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四是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提升科技能力,紧密服务地方健康医疗事业,积极参与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的研究,承担了常见多发恶性肿瘤综合防治、医学诊断技术和产品创新及应用等两大项目,正积极推进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实施联合攻关,推进新技术的开发以及临床转化,为搭建广州健康医疗协同创新平台贡献力量。五是加强科技与人才培养的结合,以重点平台建设为基础,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使学生有机会早日接触科学研究,培育创新与实践能力,这是中山大学积极探索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  原文链接:

发挥智囊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打造新型高端智库,着力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方案,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6个大学智库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同济大学与地方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到2018年已达415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校地合作模式。兰州大学建立干旱气候和环境演变机理的科学理论与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围绕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开展研究,积极参与三江源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云南大学以成功治理阳宗海砷污染为基础,对滇池、洱海等高原湖泊进行治理,为世界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贡献方案。海南大学与海南省有关部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海洋科研示范基地,服务现代海洋产业。

“为了汇聚学科优势、保持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清华大学构建了包括学科领域—学科群—学科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科生态集聚。”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

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交叉研究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立足优势特色,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动态调整,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综合竞争力迈向新台阶。复旦大学打造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和多学科融合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探索“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中国人民大学推进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转型升级,在法学、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和城市治理等领域中取得初步成效。天津大学启动建设能源互联网等12个学科交叉平台。吉林大学建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生物考古学国际研究中心以及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中央财经大学以应用经济学为核心,培育特色优势学科群,提升科研实力。湖南大学持续推进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等6个实体性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将发展人工智能学科列入建设规划,大力推动落实。

这个体系包括“4个学科领域+20个学科群+8个独立学科”。4个学科领域是指将11个学科门类整合为工程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生命科学与医学。比如,在工程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清华将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加强具有突破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和创新;在自然科学学科领域,将加强基础研究,开辟前沿研究方向,力争在原创性、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

北大则提出了以一级学科、学科群和学科领域为口径,按照“30+6+2”方式组织学科建设项目。面向2020年,重点支持建设数学与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等30个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学科群),推动部分学科(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前列。面向2030年,重点部署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面向更长远的未来,以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为代表的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推动学科布局重大调整。

上海交通大学重点打造了工科领域、人类健康与发展、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学科群。比如,在工科领域,重点建设船海工程与科学、制造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群。围绕事关人类健康与发展的根本问题重点建设生命科学、药学、临床医学等5个学科群。

统计显示,当前国际创新成果多数来自学科交叉。因此在这几所高校的建设方案中,都非常重视学科交叉的布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着重推进“医工交叉”,围绕人类健康和医学技术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以服务北京打造“中国医工硅谷”为导向,结合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实现生命医学学科与优势工科深度交叉。

一流人才如何培养?

育人是大学的初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几所高校建设一流大学方案中的重中之重。

“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础,体现一所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博士生教育要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高度。”在邱勇看来,“一流”是目标,也是标准,要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成效上。在“双一流”方案中,清华大学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在方案中提出,改革体制机制障碍,将学生培养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咨询决策机制,扩大学生专业和课程学习自主选择权,推进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分类选拔和培养等措施,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在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复旦大学以“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为人才培养特色,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构建“通识教育—拔尖人才—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复旦教学改革;通过结构性课程建设,形成有复旦特色的高水平课程体系和复旦品牌课程、精品教材等。

随着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上海交通大学以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塔尖人才为抓手,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重点实施5项专门计划。

该向哪些关键方向发力?

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教师队伍,这已成普遍共识。已经公布的方案中,各高校都对学校未来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战略布局,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引智、育才计划。

北航在方案中提出,实施“鲲鹏逐天计划”,着力培育学科领军人才。学校依托各级各类重大平台,持续创新人才特区政策机制、会聚一批享有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顶尖杰出人才,实施科学家工作室和科学家培育计划,加快培养一流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则以建设精英荟萃、大师云集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实施完善“杰出学者支持计划”,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人才队伍体系。比如,针对中青年教师,推进“7080卓越人才计划”,支持和保障学校“70后”“80后”优质师资力量全面发展,确保用10年左右时间使其成长为学科领军人才和学校发展中坚力量。

在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方面,几所学校在方案中都提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突出顶层设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科学研究从跟踪到引领的跨越,但侧重点不尽一致。比如,清华在方案中聚焦完善基础研究支持机制、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加强重大前沿项目部署、构建跨学科交叉研究体系等七大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则致力于创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与提供教育改革实践方案,加强教师教育学院、中国教育政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培育智库、打造引领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京师学派”,整体提升基础科学原创能力。

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是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南开大学在方案中聚焦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技术转移与产业化链条。北师大则深化校院两级办学体系,继续推进学部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学部院系的组织管理职能,进一步下放自主权限。

(本报记者 赵秀红 董鲁皖龙,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18年1月1日头版)

原文链接:

[中国教育报]“双一流”建设已进入全面落实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