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幼小衔接:避免三种错误观点

今年的暑假对于我们来讲有些漫长。宝仔因为某些原因一直到9月下旬才正式成为小豆包一名。不过虽然他入学晚,但是我和他都信心满满,因为我知道、他也确信,幼升小我们真的已经准备好了。

图片 1扫描关注家长课堂微信

图片 2新学期·新开始
白周峰 图

先说外表特征:今年入学,儿子的年龄已经正好六岁半,身高130CM,体重30KG。再加上练了一年半的跆拳道,看起来很壮实。所以怎么看都为自己成为合格小豆包做足了“外包装”上的准备工作。

  • 临近开学骗子“撒网”:家长谨防七类诈骗
  •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 爸爸要和儿子一起做50件事 五种妈妈不懂沟通
  • 新初三生必看:提高成绩需养成的12个好习惯
  • 重磅专题:各地中考录取分数线 查分时间
  • 2015五星金牌教师评选启动 报名表

核/心/提/示

再说为入学打下的基础:漫长的暑假,我们过得虽然随心所欲,但更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些必要的知识与性格方面的储备:拼音基本上在玩玩闹闹中掌握;百位数字的加减法儿子也能够板着指头从容计算;一年半的英语听力练习虽然依旧不能系统的口头表达,但只要我想打下的基础应该会让他小学低期阶段的英语学习淡然度过;至于语言表达能力,我对儿子相当有信心,他不极端,善于梳理自己后才说话,一贯都是举止大方口齿清晰;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儿子也能够坦然面对、不卑不亢。

眼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小衔接”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转折,广大家长[微博]应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做好各种准备呢?

入学是孩子一生当中,特别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孩子从幼儿向儿童转变,从游戏向学习转变,是迈向知识殿堂的第一步,也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转折。作为家长,帮孩子过好人生的这个转折点显得尤为重要。开学在即,为了让自家的“准小学生”能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家长有必要提前“备课”,做好准备。

若说是有遗憾,就在于认字方面,我对于他没有任何要求,所以他识字不多。当然我知道儿子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提升,但大大咧咧的我,秉承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习惯,相信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自然就会有解决的办法,就事论事、见招拆招最有效。在教育孩子方面未雨绸缪很好,但没有必要草木皆兵。

一、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

[教案之一]

总之,我相信儿子是具备了一个合格小豆包的标准,所以当他准备背上书包走进小学大门的时候,对他来讲,是人生的一个起点,也是一段新的征途的开端。但是,我不紧张,他也很好,自然过度就好!

从学习环境看:

帮孩子度过“非常时期”

入学第一天,我拉着他的手来到学校大门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立竿见影:幼儿园都是送到教室里面的,而小学则在大门口家长就必须止步。他背着大大的书包,习惯性的伸出双臂抱抱我,再亲亲我,对着我的耳朵说一声“妈咪BYEBYE!”然后伸手拉着和他一起入学的姑娘,两个孩子同时对我挥挥手,转身留给我两个小小的背影。我看着他们在来来往往的孩子们中间穿梭而行,没有我想象中那样新入学的慌张与惶然,心中真的感慨万千:孩子就这样长大了!

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观、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学教室一般由课本、黑板、桌椅、多媒体展台等教学设施构成,对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省会小学生入学报名上周已结束,在幼儿园玩了几年的孩子即将转入正规学校,又有一批“小不点儿”要“背着书包上学堂”了。小学比起幼儿园来,到底差别有多大呢?

晚上放学回家,虽然我有校信通里老师详细的作业内容,但是却总是要求孩子回家后自己告诉我作业是什么。记作业是孩子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考核他上课是否认真听讲的一个标准。我们都知道,老师留作业一般都在快要下课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往往是注意力最为分散的时候。所以我要求儿子复述作业是什么,更是因为我想要他养成上课可以抓住老师关键点的习惯。

从学习方式看:

郑州市农科路小学三年级的蒙蒙同学“回顾”说:“在幼儿园时,每天可以做很多游戏;上了小学后,在课堂上不能说话,不让随便动,饿了也不让吃东西。”郑州管城区工二村小学二年级的小岩同学说:“在小学里,下了课的课间时间才能上厕所,而在幼儿园,想什么时候上厕所就什么时候去。”另一名同学补充道:“现在每天上学时都要整理书包,以前上幼儿园不用带书包……”

儿子知道回家后首先完成作业,这也是一种习惯。他在幼儿园里一周老师只布置一次作业,但我就要他在第一时间完成。包括从幼儿园回到家中,听英语、练电子琴作为每天的必修科目,也总是要先完成之后才可以自由行动。所以儿子不用我再要求,就主动的拿出作业本开始写作业。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微博]纲来学好课程。

郑州金水区文化路一小的王水凤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里享受的是呵护与照顾,除了吃和睡,玩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内容,学习基本是附带品。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孩子将从游戏为主变为学习为主,学习成了“硬任务”。生活上要学会自理和自立,上课了就要端坐在教室里静心听课,有时还要回答老师的提问,放学回家还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再也不能像在幼儿园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了。

从这个月开始,我计划会逐渐的加上作业后对当天知识的简单复习和新知识的预习,这些习惯对于学生来讲必不可少且效果事半功倍。

从师生关系上看:

王水凤老师说,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一转折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适应的。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不少孩子缺少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指的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一些习惯的培养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大多数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是否跟得上,却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每天早上我会在他需要起床的时候,依旧放上他喜欢听的音乐。然后像过去的每天一样,他主动喝水、做适当的运动,吃早餐,去上学。这个流程对于他除了在家中吃早餐外,几乎没有变化;煎熬的是我,必须要提前起床准备早餐。还好,我也在努力坚持!

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而在小学,老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要比幼儿园老师相对减少。

郑州金水区文化路一小的赵艳芳老师说,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难免会有“入学不适”,需要一段过渡期来适应小学生活。要使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校里老师的用心引导当然至关重要,而作为家长也要主动配合学校,在开学前指导孩子做好相关入学准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非常时期”。

习惯之所以是习惯,一定是浸泡在时间的长度与厚度中才能够完全体现出来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坚持。一个好的习惯养成不易,坚持更难。但是每一个好的习惯都能够让孩子受益匪浅的时候,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将习惯进行下去。比如儿子虽然入学晚,但是这段时间整体的表现如鱼得水般自在,这就是他自己对于习惯的理解与坚持。

从教学方法上看:

[教案之二]

在入小学的这段时间他唯一的一次诧异是:怎么中午都接回家了,下午还要上学啊?对啊,这也是和幼儿园的不同,幼儿园一天一次接送,而小学却上午下午都要接接送送。不过,这对于他不是什么问题,有接有送就开开心心的上学放学好了;对于我才是大问题,一天的时间支离破碎!

幼儿园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小学则以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课堂大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让孩子对上学感兴趣

总之,孩子成长的路上,还会有无数的可能出现。既然每一个可能都是未知,那么就坚持做好自己足矣。孩子如此,家长也应如此。用平静的心面对各种问题,相信孩子,淡然处之!

从行为规范上看:

郑州市铭功路小学的徐继青老师介绍,大多数孩子对背新书包、戴红领巾等小学生标志是充满憧憬的,家长对此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家长可以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我们家马上就要有小学生了”,“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上小学是一件很光荣、很自豪的事情,也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从而对学校充满好奇和兴趣。家长可以抽时间陪孩子走进学校,参观校园环境,并进行适当的讲解与引导,让孩子提前熟悉环境、增加感性认识等。

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如喝水、上厕所、说话、玩玩具,在升入小学以后都不再被重视。孩子在上课期间,抱臂坐正,不随便说话、发言先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长接送等规定都纳入学生的一日行为规范中。

徐继青老师说,有不少一年级新生对上小学既新奇又恐惧,或对上学有抵触情绪。入学之后,有的孩子早晨会在校门口抱着妈妈大哭,不愿意上学;有的孩子不敢跟老师说话,甚至在上课时因为胆怯而尿裤子。作为家长,要提早向孩子描绘学校的美好景象,让孩子产生向往感,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也可以让孩子与爱上学的小学生多接触,听一听学校里的新鲜事,告诉孩子上小学可以认识好多新朋友,学很多新知识。

二、不少家长面对幼儿入学初期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所限,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幼小衔接的消极态度。据了解,家长主要存在以下错误认识:

王水凤老师说,孩子抵触上学和部分家长的不恰当引导有关,有些家长经常说“就知道贪玩,上小学后看你还怎么玩”,“上了学,你要不好好学习,就有老师管教你啦”,“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用上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反感、恐惧。家长应该表现出对老师的充分信任,在孩子面前多赞扬老师,这样孩子也会对学校产生亲切感,对老师的批评不产生抵触情绪。

1.轻描淡写,漠不关心

王水凤老师提醒家长,孩子入学之后,每天回到家,家长要关心的问题应是“宝宝今天开不开心”、“今天又有什么好玩的事”,而不是“今天老师批评你没有”、“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你怎么这么笨”之类。孩子接受的“舆论导向”很重要。家长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成为一名小学生,可以在校园里和老师同学们学习、游戏,可以交更多的朋友等,让正面信息始终围绕着他,让快乐情绪伴随孩子的学校生活,培养孩子阳光、健康的心理,使他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渴望学习、渴望与他人交往。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质所限,不注重自身与幼儿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不关注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变化,不配合教师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专题家长会,更不和幼儿聊任何有关入学的话题。这就使幼儿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与关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了。

[教案之三]

2.简单粗暴,施加压力

让孩子习惯按时作息

个别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把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归结为调皮捣蛋,经常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吓唬幼儿:“一天到晚就知道调皮捣蛋,我不管你,到时候老师会好好收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到时候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听到这些语言,幼儿对小学还有什么向往与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入学后,孩子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作息时间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还要学会在上课的几十分钟内安静地坐好。

3.重视知识,忽视习惯

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时,吃好、睡好、玩好是生活的“主旋律”。临近开学,家长要及时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让孩子在作息上逐渐适应,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就是提前认字、学习拼音、学习英语、学会算题等知识技能,却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更忽视了诸如观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有关知识技能,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入学后的学习兴趣激发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幼儿园往往有加餐时间,而上学后没有课间加餐,家长应逐渐培养孩子按时进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养成吃饱、吃好的饮食习惯,养成上课时不喝水、不上厕所的习惯。

三、各项准备工作

赵艳芳老师建议,家长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比如早上7点左右让孩子起床、洗漱、吃饭,中午要午睡,晚上9点左右上床睡觉等。每天给孩子定个小闹钟,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早睡早起,午间安排孩子进行一些活动,逐渐减短午睡时间;晚饭后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讲故事、布置手工作业等,使孩子上学后能够养成晚上做家庭作业的习惯。

1、物质准备:文具切忌玩具化

赵艳芳说,养成某种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和家长都要有一定的耐心,给孩子一段适应的时间,对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要进行热情鼓励。

入小学,必要的学习用具不可缺,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实用的学习用具。现在商店里卖的文具盒花样很多,颜色鲜艳,但文具盒最好是简单实用大方的,不要让过于繁琐的文具吸引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教案之四]

文具不能太多,铅笔、尺子、橡皮、削笔刀是文具盒里必备的。4-5支铅笔,在不削的情况下就够用一天了,提倡用简单实用的橡皮和削笔刀。一年级的新生,文具比较容易丢失,而且很多小孩的铅笔款式和颜色都一样,分不清,所以建议家长买上标签纸,写上孩子的姓名,缠在铅笔顶端,贴在文具的上面。

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

买书包时还要掂一掂书包的重量,过重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所以要挑选既轻又结实的书包。

教给孩子生活的基本技能是父母最起码的责任,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溺爱得失去了基本生活能力,不会穿衣,不会系鞋带,甚至连吃饭还要靠喂,习惯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劳,离开父母后就变得惶恐不安。

关于本子,家长大可不必提前购买,新生报名时,老师会告诉家长准备几个。有的孩子很浪费,旧的本子还没有用完,就扔掉用新的,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节约用纸。可以把孩子没

河南省实验小学的王钢老师说,从孩子报名入学那天起,家长就应该放开孩子的手脚,不要再包办代替。平日要注重训练孩子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教会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脱衣鞋、洗漱清洁等生活技能;知道自己带出去的东西自己要带回来,以免在学校丢三落四;自己能够根据天气的变化,临时穿脱衣服等。

有用完的本子装订起来,用来当练习本。

逐渐培养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书包、鞋子、衣服等都要有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让孩子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中长大。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小柜子以及自己的房间等,让他们对自己的物品心中有数。

2、生活准备:学点简单劳动技能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按照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孩子刚开始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时,可能会手忙脚乱,家长这时只能指导,不要替代。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和复习的过程,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

有的学校会在开学前,或者开学第一天开展入学教育或者新生家长会,届时学校会对作息时间、功课表、各科的学习要求等广而告之。孩子可以在这一天提前认识学校,包括学校都有哪些规定,各项设施都有哪些作用,厕所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等。

要使孩子有规则意识。入学第一天老师就会向孩子讲清楚学校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但在入学之前,家长不要急于告诉孩子这些,以免孩子产生害怕制度约束的心理。等孩子放学回到家再跟他交流,让其说说学校里的新鲜事,和托儿所有什么不一样的规矩。这样循循善诱,更有利于孩子遵守学校制度。

现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家长包办的比较多,入学前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有必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书包、文具盒、书籍、书桌),每天晚上睡觉前,将第二天要用的铅笔削好,所用的物品准备好;本子、书角揉皱了,要学会抻直;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等。

家长要教会孩子规范地写出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以及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能重复简单的口信,以便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交代的事情。

入学后,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还要分担班级和学校里的一些劳动任务,所以平时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学习一点简单的劳动技能,比如扫地、抹桌椅等等。

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外出遵守交通规则,在校活动要适当,不做危险游戏。还要提前训练孩子的应急能力,如放学时,家长有事不能来接,孩子要学会如何处理;在学校遇到问题时,应该找谁去解决等。

3、心理准备:耐心倾听孩子诉说

[教案之五]

孩子上学后,和班里的小伙伴出现了一些矛盾,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处理这些矛盾呢?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家长最好让孩子学着自己处理,并相信老师会公正地解决这些事情。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和小伙伴相处的时候,多看别人的优点,遇到问题时,多做一些自我批评,如果自己做错了,要勇于道歉,并要学会原谅别人。

让孩子学会专心致志

家长每天要耐心倾听孩子汇报的学校见闻。其实,孩子在学校度过的每一天,不管是好消息还是有趣的事、不愉快的事,都很想和爸爸妈妈分享,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因为工作繁忙,或者没有时间而拒绝孩子。对于孩子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家长要对孩子多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通过和孩子沟通,善于发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孩子,不要对孩子的看法或者做法冷嘲热讽。

王钢说,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三个问题比较普遍,也比较突出。一是粗心。“做数学题,式子列对了,每一步的计算也对,可是最后得数错了!”“看看吧,又漏了一道题!”二是磨蹭。“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在抠橡皮……这作业怎么这么难写?”“早上起床得磨叽20分钟!出门上学的时候还丢三落四!”三是贪玩。“放学了不写作业,不是看电视就是在外面玩,叫他吃饭都不回来。”“到该睡的时候才想起来作业没写完,写吧,影响睡眠;不写吧,又怕孩子受批评。”

对于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孩子,家长应尽量找寻原因,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注意培养孩子自信、积极和乐观的心态。

王钢认为,如果在幼小衔接阶段就有针对性地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好,那么之后肯定会省心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注”这一心理品质的培养。培养专心致志的良好习惯,首先要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不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如放学回家,喝水、上厕所、吃东西、准备学习用品,要一项一项地来,这样写作业就可一气呵成。王钢称,当孩子专注做事时,家长尽量不要打扰他。经常看到孩子的作文中有这样的细节,说是自己写作业时,妈妈轻轻走过来,递来一只削好的苹果或者端上一杯温开水。这是母爱的表现,却是不明智的做法。

孩子刚上学,在教育理念上家长和学校会有一个磨合期,家长要和老师多沟通。

家长对孩子讲话时,语言力求简练准确,不要再三重复。王钢说:“你的唠叨是想加深孩子的印象,殊不知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心不在焉——反正你还会讲第二遍第三遍。”

4、习惯准备:好习惯将终身有益

给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良好习惯,也要为孩子设置专门的活动区域,吃饭一定要在餐桌吃,游戏一定要在活动区玩,作业一定要在书桌写。学习的环境也很重要,要安静,有充足的照明,有实用、朴素、环保的文具。

在上学前,家长还要帮孩子形成这样几个好习惯。

总之,小学一年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备好课”,抓好孩子的习惯培养,让孩子做一个专心的小学生,也让自己做一个省心的家长。(记者
魏国剑)

时间习惯: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写作业非常磨蹭。所以从上学第一天起,就要给孩子立好规矩。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前,让孩子先喝水,上厕所,然后告诉孩子专心写作业,中途不要上厕所、喝水,或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写作业的时间。帮助孩子逐步确立时间观念,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作为进入小学的礼物,同时告诉孩子这是你最好的朋友,要遵守时间。写作业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要多少时间可以完成。

生活习惯:

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制定生活作息表,上学和幼儿园不同,不能迟到,要做一个遵守学校上下学时间的好孩子。所以要提前安排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建议小学生尽量在家里吃早餐;吃过午餐后尽量给孩子一个午休的时间;下午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写作业并且要在晚饭前完成。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可以在晚上8:00-8:30给孩子安排一段读书时间,晚上9点一定要上床睡觉,保证孩子每天8-10小时的睡眠时间。在开学前一周内,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去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这样开学之后,孩子会很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

学习习惯:

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可以静心学习的环境,有孩子自己的桌椅、台灯、小书架等。回家之后,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区域里做自己的事情,给孩子留一个相对独立的、固定的学习空间。切忌父母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在房间写作业。有不少学生反映,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经常会心理不平衡,写作业也会不专心。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习惯,比如每天做完作业之后,可以让孩子自己检查一下。一二年级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般来说,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孩子到了中高年级容易出现学习困难。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终身的学习都非常有益。

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四个一”:

让孩子讲一讲

父母应主动询问孩子在校表现,想办法让他们”学舌“,孩子不会系统地有顺序地叙述,父母可以有目的地按时间顺序问,让孩子慢慢想,一件事,一件事地说,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让孩子比一比

鼓励孩子和小朋友比,哪个小朋友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哪个小朋友懂讲礼貌、讲卫生等等,孩子表现欲萌发,开始明白自尊和上进,不甘心落后,所以比的过程让他们分清是非美丑,能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

让孩子看一看

一年级课程知识浅显,又不留家庭作业,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只有从他们读书、讲题来判断。每天让学生看课本,可以提早了解孩子在知识上的缺欠,及时给予辅导,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复习方法,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让孩子练一练

学校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上课、做操、唱歌等每项内容都有具体要求,习惯的培养也很严格,如队列、坐立走的姿势、书的摆放、举手回答问题等,都要按常规要求去做,所以要从礼貌、卫生纪律、习惯等许多点点滴滴的事,一件一件地练一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先入为主,以后就是严格要求和不断巩固的问题了。这样讲,比、看、练的方法形式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可以唤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尽快喜欢学校生活。小朋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个过程,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学习意识、处事能力等都有一个新的要求,在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上,家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孩子“回家八部曲”

“放好书包换鞋衣,

讲究卫生把手洗,

一定喝水吃东西,

赶紧坐定先复习,

再做作业心有底,

检查对错需仔细,

明天学啥先预习,

收拾准备好欢喜。”

本文选自桌上的唐老鸭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