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西电校长杨宗凯:信息化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深层变革

教育部简报〔2019〕第11期

“未来的教育必将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我们必须推动信息技术支撑下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我在这里呼吁大家,抓紧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规律,如果我们忽视它,恐怕越努力,越事与愿违。”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11月刚上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的杨宗凯说。在这之前的六年多时间,他一直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专家研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质量提升

华中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龙头项目,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教学环境、内容、方法、评价的系统性重塑,创新构建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 1

本报讯
由北京赛尔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学联手举办的2008年赛尔毕博用户交流会,日前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修订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统筹设计“理论研究”“复合交叉”“创新创业”三个培养方向,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结构上,调整通识教育、专业主干、个性发展三类课程比重;在学时分布上,压缩课内学时20—30%,把时间还给学生;在教学方式上,全面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倡导采用讲授、研讨“二比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把方法教给学生;在评价方式上,实施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过程评价,把方向指给学生。

无论何时,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命题。那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高校应当如何审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路径?

主题为“质量·创新·实效”的用户交流会,吸引了来自全国近百所高等院校的20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美国、香港的多位国际知名教育专家的积极参与,并就目前业内集中关注的教学信息化与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信息化的有效实施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互动交流。香港城市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参会代表一起共同分享了教学信息化建设和推广过程中的实施经验和经典案例。

融合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环境。创新提出“物理、资源、社交三空间融合”理论,综合运用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装备教室,重新改造教育教学环境。在物理空间上,制定标准统一建设,建成60余间具有智能分析、交互联动和生动展示功能的智慧教室;在资源空间上,采取自主开发和择优引进两类渠道,集成优质数字课程库,面向全校师生共享;在社交空间上,依托自主研发的云端平台,实现师生“一人一网”互动交流功能,极大拓展日常教学空间,构建线上线下打通、课内课外一体、实体虚拟结合的泛在式智能型教学新环境。

杨宗凯认为,当前正在逐步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社会形态的变化必将造就与之对应的新教育。工业化时代需要的是知识型人才,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支撑体系。而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与此截然不同,我们需要的是“以能力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核心的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伴随这样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标准、评估、课程、专业成长和学习环境必须随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与此同时,历时半年时间的首届Greenhouse优秀课程设计大赛也顺利结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教师霍红颖的《SQLServer数据库》课程最终从近百门报选课程中脱颖而出,获得综合设计优秀课程奖;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烟台大学、广东商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欧亚学院、河南新乡医学院的7名一线教师的参赛课程分获内容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评价设计、师生互动协作等单项奖;广东商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大学分别获得教学团队组织奖。

开发数字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把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基础,研究制定A、B、C三类数字课程资源规范,采用自建、共享、购置三种方式汇聚优质数字化资源,综合运用文本、图形、音频、动画、视频五类素材形式,建设各学科课程资源,目前课程建设总数已超过1000门。依托数字课程资源,大力推行讲授与研讨结合、线上与线下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全校混合课堂占比超20%,全年选课超3万人次。实行传统讲授法与混合式学习相结合的新型翻转式教学模式,有效破解如何在规模化教学条件下满足个性需求的难题。牵头组建湖北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通过输出优质数字课程,服务地方高校发展。开通师范生毕业后继续攻读教育硕士的网络通道,为学生提供更加持续、开放的教育平台。

“如果我们现在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就很难支撑起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要进行教育结构的改变,要进行教育支撑系统的再造,这是整个教育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信息化作为高等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多年来一直深受各高校的重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利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创新,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开展进阶培训,提升教学能力。根据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新内涵,重新定义教师角色和能力要素,构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进阶标准。通过信息化通识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认知水平和教学理论修养,帮助教师走出误区,深入开展教研工作。对新任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类型教师开展个性化培训,针对性解决信息化教学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连续4年每年组织20名教师,赴海外知名大学进行学科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整合研修,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持续培育后备力量。

“信息化跟教育的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机会。”杨宗凯提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France
Cordova在2016年曾提出六大科研前沿,前两条跟教育密切相关,一是驾驭面向21世纪科学和工程的大数据。特别指出要开发和评价创新型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机制,也就是说如何利用大数据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一个21世纪的学生以及一个21世纪的教师,这是要研究的;二是推进人·技互动前沿研究。特别提出要设计开发和试点新型的校内校外学习环境,因为未来的教育教学环境是人机共存、共生共长的环境。这两个前沿代表了未来教育的一种方向。

11月7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赛尔毕博用户交流会上,广东商学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尹恩山所作的主题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教学信息化系统研究与实践”的报告引起了记者的关注。针对尹恩山在报告中涉及的“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互动的三大课堂,整合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等话题,记者对尹恩山进行了采访。

依托信息数据,改革教学评价。整合校内教育信息化科研资源,统筹发挥学校“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北省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研究基地优势,为构建基于数据分析与理性证据的评估决策积累数据基础。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过滤挖掘大数据中隐含的各类信息和规律,全方位审视课堂和教学过程,为多方参与教学评价、实现发展性评估提供支持。建立健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笔等终端设备对学生在智慧教室的课内学习行为、云教学平台的在线作业和研讨、测验考试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情况采集数据,为学情诊断、综合评价和学业规划提供支撑。基于云端数据分析结果,提升过程评价占比,平时成绩占比从20—40%提升至50—80%。

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杨宗凯认为,它一定是在大规模基础上开展的个性化教育,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要启迪每一个人的智慧,而不是用一套既有的规则把他们限定了。现在我们很难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手机桌面,技术的发展满足了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往后深入,信息技术也必将成为推动教育个性化的支撑性力量。”

构建知识向能力迁移的虚拟平台

打造文化品牌,优化教学生态。创办“教学节”品牌活动,通过组织教学公开课、教学工作坊、教育教学改革论坛、东亚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卓越数字化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竞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信息化教学品牌。每年评选教学创新奖,以教学创新策略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对获奖教师配套专门奖励政策,并在职称评聘上予以倾斜,努力在全校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学校信息门户的一站式服务、校园网格的一张网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的一张表跟踪,实现从学生录取到毕业全程跟踪服务。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网络思政教育可视化,形成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思政、通识、专业、实践教育和管理服务“五位一体”的育人新生态。

基于这样的判断,过去几年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杨宗凯在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首当其冲的是教学改革,他将之称为“从教学1.0到教学2.0”,并认为这六年的改革中最主要的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他总结认为,华中师范大学有五大创新:环境创新、方法创新、评价创新、教师发展创新、文化创新。

广东商学院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曾小彬教授曾表示,教育技术人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辅助人员,而是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生力军,教育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构成学校的整体教师队伍。

环境创新是改变的第一步。“先把环境改变,环境变了,人的观念就会慢慢改变。”华中师范大学建了三个空间:物理空间、资源空间,社交空间。从基础设施开始,打造了一个技术先进、充满了交流乐趣的新一代学习环境。并整合了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有用得着的资源——数字资源、实习资源……这些资源被汇聚到一个大的资源空间进行共享。但这并不够,还需要把别人的优质资源引进过来。所以,开放、合作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最后是社交空间,这听上去不是传统教育领域中我们熟悉的词,但杨宗凯认为,这是“21世纪学生的标配”,就是以社区、共同连接的形式推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而尹恩山带领的教学信息化研究团队,正是在教学信息化研究实践中提出并实践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互动的三大课堂,整合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教学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连同广东商学院教学信息化建设模式、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式和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丰富了高校本科质量工程提出的“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的内涵,为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套可以借鉴的实践方案。

方法创新上,“把课前、课中、课后每个过程进行重组与再造,构建翻转课堂和混合式课堂,把课中拿到课前,把课后拿到课中,进行教学的流程再造。”杨宗凯总结认为,这个方案最重要的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上课点名、签到这些常规课堂中的方法在这里消失不见。

所谓三大课堂,就是校内课内以系统传授某一学科知识为主的第一课堂;校内课外以自主组织开展的学习、学术、科技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校外课外以教师组织与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三课堂。

经过几年的努力,华中师范大学的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空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空间。然后,评价创新开始引入。从2017年开始,除了毕业证书,华中师范大学开始向学生们提供一本新的证书——能力证书,综合地评价学生的素养、素质、能力,这样的评价基本是基于大数据来完成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规模化中实现个性化变为可能。没有大数据的支持,规模化跟个性化就是一对矛盾,几乎无法解决。”杨宗凯说。

而互联互动的三大课堂的内涵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建设丰富多彩的学生主题学习组织,每个主题学习组织以学习创新网站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效的展示平台,以网上主题学习社区为交流分享平台,把第一课堂的知识学习、第二课堂的学习与科技活动、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系统联结起来,实现三大课堂的协同发展。其实质是构建了一个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整合,实现将知识向能力迁移的虚拟平台。

当知识传授过程被放到网上,当学生的能力培养变成了课堂最主要的任务时,教师将面临很大的挑战。杨宗凯觉得,“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最难之处恰恰是教师。因为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这种教学模式,过去教师没有任何实践和经验。”而且,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过去他是课堂的中心,现在构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连接教育中,“教师成为整个环节中被连接的一个角色。”

在广东商学院学生学习创新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极具创意、内涵丰富、深受师生喜爱的网站。学生们普遍认为,教学信息化对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教学信息化工程为我们进行自主学习创新提供了一个聚合与传播的载体,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我们自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的良好学习氛围。”

因此,在过去六年里,教师的培训被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了覆盖全校骨干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和培训,开展PBL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能力培养,并且有步骤地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外参加培训,“过去我们送干部,现在我们送教师。”

据尹恩山介绍,经过重点培育和严格评选,已经在大量的学生主题学习组织中筛选出“广交会专题学习”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23个优秀的学生主题学习组织。“在今后两年,这样的优秀学习组织将扩展到100个。”

要巩固成果,就要构建新文化。为此,华中师范大学创办了教学节,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创新竞赛,积极营造鼓励教学创新的文化氛围。

培养师生数字化教学的能力习惯

在培养一流人才之外,信息化还能如何支撑一流的管理服务和一流的学科发展?杨宗凯认为,信息化与“双一流”是支撑关系,信息化是大学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一流教学,就没有一流科研,就没有一流管理,也就没有一流大学。

“学院一直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系统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据尹恩山介绍,广东商学院始终坚持“研究先行、规划导入”的原则来保证教学信息化实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将教学信息化建设视为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系统工程,从研究、队伍、平台、资源、应用、制度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建设和实践,在实践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坚持“研究—计划—实施—评价—反馈”的工作模式,成功构建了一套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建设机制。

如果说一流的人才培养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话,他认为一流的管理就必须从科层式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进行转变,要重构和再造以服务为导向的灵巧型组织。

与此同时,学院提出“在信息技术平台上总体构建高校教改工作,应用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面强化导学、助学、促学作用,强化网络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搭建综合实验平台,构建互联互动的三大课堂”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系统方法。强化网络学习,使用Blackboard平台辅助课程教学,及时更新课程资料,组织网上交流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学习活动;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设计与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提高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应用水平,注重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增强课堂师生交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绩效。

“工业化时代,大学的管理以科层式的管理结构为代表,以标准化、流水线为特征,这是适应当时需求的一种模式。但进入信息化社会后,我们发现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不再是职能化,层级化管理问题,而是越来越多地需要协同解决,怎么构建扁平化的结构体制是当务之急。”因此他认为,要以信息化来推动高校扁平式管理体制的变革,从而构建一种柔性参与的结构,无论是管理部门的职员,还是学科的教师,都能根据兴趣,根据职能,根据相关课题柔性地参与到组织和机构中,进行协同分工。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与各教学院系紧密配合,人事处、学工部、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通过资源建设、师生培训、引导与应用,系统构建信息化平台,培养师生数字化教与学的能力与习惯,形成内在需求,促成资源建设与网络学习质量的良性发展;通过建立制度保障体系,使其进一步标准化、常规化,形成了系统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一流学科建设上,杨宗凯表示,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将成为今后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方向。“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研究范式,尤其是大数据的产生又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条新型的研究途径。信息技术与科学研究进行交叉和融合,一是可以形成新型的交叉学科,二是能提高原有学科的研究水平。”

“教学信息化全面带动了学校课程建设和全校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其实施过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典范,教学信息化应用的概念深入人心,确立了其在学校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地位。”据尹恩山介绍,学院教育技术中心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全校73.6%的教师和2000多名学生直接参与了教学信息化工程建设工作,目前学院已有1.5万名师生注册到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学习。教师们表示,参加教学信息化实践收获颇丰,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设计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如何以信息化推动一流学科的建设?华中师范大学也做了不少尝试。在政治学研究中,他们构建了农村研究中心,搭建了一个全国最大的关于农村研究的数字化平台;为了支持历史学科研究,他们构建了数字历史平台,建立了历史学的大数据。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7日报道)

杨宗凯认为,数据将驱动教育,基于数据的分析将变革教育。作为教育类院校,华中师范大学近年成立了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实验室,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研制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年度报告。

作者/通讯员: |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编辑:管理员

在许多场合,杨宗凯都曾明确强调,信息化关键在于“化”。化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当中,改变教育系统内在的组织模式,实现对传统教育价值的重建,结构的重组,文化的重构,最后要形成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个性化的发展。

杨宗凯说,尽管信息化参与教育已有一段时间,“但还仅仅是量变,质变很少。”量变好做,质变难做。要实现质变就是要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全面、深度融合。在教学方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在管理方面,优化业务流程,变革组织结构。他提出,信息化的“化”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重构,另一个是再塑,没有重构和再塑就不是“化”。

“我深切感觉到,‘再造’的痛点和难点也就是利益再造,难度非常大,但必须去做,因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遇到困难怎么办?那就需要我们学校领导者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

几年中,杨宗凯真切体会到信息化推动之难。他说,“信息化就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如果不亲自抓就很难推得动。为什么呢?因为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驱动下的综合改革,是流程的再造和组织的再造,要面对庞杂的管理系统,协调全校范围各环节的流程问题,要触动很多方面的利益。”

“仅‘一把手’的重视还不够,还必须有专业的负责人来抓,所以要设立专职的CIO,要整合机构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办公室,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职业化的工作,不能九龙治水。”此外,他提出几条信息化工作建议:信息化要设立CIO、信息化必须要评估驱动、经费要持续投入,这是一个不能间断的进程。

华中师范大学的二级管理模式是“学院办大学”,不是“大学去管学院”。因此,将70%科研可分配经费全部交给学院。“化”要从这一系列的要素进行,首先要创新理念,提出了“一体两翼,体翼结合”的发展理念。

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三四三”原则,“三生教育”,“4C能力”,“3S素养”。特别是“3S素养”,大学应该给学生21世纪的基本素质素养,因此要构建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的学习和环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要加强过程评价,特别提出以主动学习为主。

构建了“三空间”的学习环境,未来空间绝对不是教室,教室只是物理空间,还要打造资源空间,资源空间包括课程资源、MOOC资源,还有合作企业的资源。最后就是社交空间,21世纪的学生更重要是从社交空间来进行交流。华中师大正在建的近9万平方米的新型教学大楼,这个教学大楼是要打造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环境,特别是主动学习的环境。

学校建有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数字化学习工程中心,有将近一两百人的团队在支持这场改革。构建了移动的学习平台,大力推进资源的建设,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构建了教师教育的网络联盟,尤其教育部六所师范大学进行课程的共享,还建立了两岸四地的师范大学的协同培养联盟和资源共享机制。

作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打造了UGBS的育人模式,就是协同育人。同时,进行流程再造,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打造“三个一工程”——一张表工程,一站式服务工程和一键决策功能,面对学生、老师、领导和管理人员。打造了“3S”的服务环境,通过流程再造新生报到、奖学金的评定、财务管理的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