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西电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简报〔2017〕第26期

副校长 李建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教学创新及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改革为动力,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校长郑晓静院士作了题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加快创建一流大学》的学校工作报告,全面阐述了我校进行综合改革的思路。校长工作报告全面响应了教育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构建基于学生自我发展、“厚基强实、创新奉献”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

推进以学院为办学主体的综合改革,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和教育现状自主提出发展举措,形成各具特色的学院本科教育改革整体方案。实施项目任务申请、中期检查交流、年终总结提升三阶段管理,项目规划和经费使用全部下放学院。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教师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学院积极谋划激发活力的机制体制和创新举措、全校重视本科教学的氛围初步形成。

实施“学在西电”行动计划。从关爱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创建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生助教制和“新生之友”计划,为学生班级配备学业导师,通过成立研究生助教团开展朋辈辅导,组织教师、机关干部与学生宿舍对接,并开展本科生国际交流、校企校所校际联合培养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从多方面给予学生学业指导。制定《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学业跟踪预警和学籍管理系统,严格作息制度、严格课堂纪律、严肃考风考纪、推行综合评价,从点滴做起促进学生端正学风、静心学习。

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时撰写的“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文章中指出:

完成专业合并大类招生方案,先行试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招生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专业计划增减、预警和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启动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对通识教育课和基础平台课进行优化,构建专业分流机制,持续打造优势专业类。

实施层次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构建由新入职教师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提升计划、教学名师成长计划组成的三级培训体系,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2013年以来,组织各类培训270余场次、参加教师1.3万余人次。制定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准入、青年教师助教、教学鉴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约束机制,以及教学竞赛、优质教学质量奖、教学型教授职称单列等激励机制,有效推动教师重视教学、投入教学、研究教学。2013年以来,共有415名教师获得教学准入证,课堂教学质量同行评价累计9864人次,获优质教学质量奖531人次。

1、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同样,评价一个教师合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不应该仅仅看论文发了多少、项目搞了多少,而应该首先看他培养的学生合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

“开展“0962”教学考核,构建专业质量“地貌图”,采集分析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等环节,实现对教学运行状态的实时常态化监测分析反馈,形成闭环机制。强化重点环节管理,新建及修订教学管理制度6项,出台研究生承担本科助教工作管理办法、选修课选课管理办法等制度。

实施系统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计划。按照“通工程、精术业、强实践”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大平台建设和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平台管理信息化,先后建成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85个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形成了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性实践平台。以“第二张成绩单”为量化评价导向,把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组织开展实验实践能力达标测试,全校85%的学生通过“第二张成绩单”获得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以承办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2、把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要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MOOC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构建“西电学堂”开放课程资源体系,200余门课程建立网站,推出学校教师主讲的MOOC课程,点击率超过27万余次。开展多样化教师培训活动、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竞赛活动,举办名师讲堂、教学技能培训、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和实验技能专题竞赛、“微课”教学竞赛、多媒体课件竞赛等。用数字档案全面记录教学工作任务和业绩,引入专家诊断指导,帮助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实施优质课程与教材建设计划。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建成一批体现学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的国家级和省级开放课程,探索建设在线课程开放平台“西电学堂”,初期建成300门课程,点击率超过85万次,在拓展教学时空、增强教学吸引力、激发本科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同时,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加大教材立项数量和资助力度,推进系列化特色教材建设,电子信息类教材多次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优秀教材。

3、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要改革本科教学模式,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

2015年新增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增长50%,总数达到9个。推进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达到64个。以能力素质培养“第二张成绩单”为量化评价导向,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课程体系,启动本科生实验实践能力达标测试。2015年,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0个,培育2016年项目280个;获得省级以上学生竞赛奖项674项,其中国家奖83项;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2枚金奖。(供稿:教务处、宣传部、党政办)

实施专业综合改革及教育模式创新行动计划。以专业认证的标准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并开展专业自评和专业认证,努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特色优质专业群。实施各类教学改革试点项目600多项,建设沉浸式、共享课程互动教室,探索“大班授课、小班辅讲”、“探究式”试点课、学术前沿先修课等授课形式。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形成促进专业内涵式建设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坚持“引育并举”加强青年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要牢牢抓住师德和创新实践两个关键环节。

郑晓静校长的报告在全面分析了我校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我校综合改革的目标、20条的主要任务和举措,响应了教育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在本科教育方面,主要的新提法和重要举措有:

1、在总体原则上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两个回归:一是实现向教育本质的回归:“以生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本、厚基强实”,二是实现向办学本位的回归:“以师为本、学术为先,育人为本、德艺双馨”。

2、在学校实现转型跨越的途径上提出:启动“国际化牵引行动”,推进办学水平和质量提升。

3、在运行保障机制上提出:探索两级管理、重心下移的新体制,逐步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切实确立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

4、在教学型学术研究方面提出:坚持“以师为本、学术为先”,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不同类型的学术研究,比如:传播知识的教学型学术研究,建立分类评价和评估标准。

5、在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方面: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质量提升计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构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育人”、“言传身教育人”、“管理服务育人”、“实习实践育人”四个育人共同体;构建基于学生自我发展、“厚基强实、创新奉献”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通过创建挑战性学习示范课等形式和“学在西电”行动计划,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构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先进课程体系,构建多样化、可选择的大规模选修课程体系和“西电学堂”网络教育资源体系,以及专业——学科——科研一体化高水平实践平台;加强课程、专业、培养质量等标准建设,构建人才培养内外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开展“优质教学质量奖”和“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

为了全面落实校长报告提出的主要任务和举措,在本科教育方面,我们将采取8项措施来构建本科教学的制度体系,以及5个方面的行动计划来持续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努力构建基于学生自我发展、“厚基强实、创新奉献”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

1、加强领导,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年召开本科教育专题会议,学校每年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完善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体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

2、完善培养模式,突出培养特色:以国际一流专业的培养方案为参考,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基础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的阶段性,打造若干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子信息类特色专业,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新增能力素质成绩单,丰富西电特色的人才培养品牌。

3、规范教学秩序,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制度。实行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和本科教学准入制度。制定各级各类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制订和完善课程设置、教学标准和规范、考试规定、教学事故认定办法等制度规范。完善教师教学鉴定制度。

4、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资源建设:扩展课程规模,优化课程的比例结构,建立课程调整退出机制。强化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加大课程资源和教材的建设力度,努力创建学校网上教学资源“西电学堂”的品牌。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试行和完善绩点制;建立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制度,完善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5、优化专业结构,强化质量保障:制定各专业质量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专业设置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专业综合改革,推进专业认证。形成系统化的课堂教学规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健全校内质量保障制度,建立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与反馈机制,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自我评价、企业和行业评价等制度。

6、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业管理:弘扬“西电精神”,推进以人格教育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推进分层次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推进以选课制和弹性学制为核心的学分制改革,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和淘汰制度。建立个人和班级的诚信档案和诚信体系。创建挑战性学习示范课,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全面提升“学在西电”品牌。

7、深化试点改革,增强国际合作:改革招录与选拔方式,选拔培养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和学业优秀的学生。建立招生计划与培养质量、社会需求、行业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建立本科教育改革试验区,推进试点学院改革。启动“国际化牵引行动”,建立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机制,努力构建具有西电特色的国际化育人环境。

8、持续增加投入,提升保障能力,确保本科教育的优先资源配置地位。努力汲取社会资源,优化教学设施和环境,持续改善学生的生活服务设施;新建体育馆,完善体育锻炼设施。进一步整合学校资源,优化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完善管理、投入和后勤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保障能力,持续推进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

1、实施“学在西电”行动计划,搭建引导激励学生自我发展的育人环境,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建立层次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激励的长效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定期选拔优秀骨干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进行教学研修。

3、构建系统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专业实验平台,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内基地,拓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持续完善校内外相集合,由普及层、提高层、研究创新层构成的实验体系,构造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4、大力加强优质课程、教材、精品共享资源的建设力度,设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形成我校特色品牌的网上公开课——“西电学堂”。

5、推进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综合改革,扩大专业认证的范围,建立各类拔尖人才班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支持可显著提升学生受益程度的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健全校内质量保障制度,完善校院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我们将通过上述8项具体措施和5个方面的行动计划,建立规范有序的教育教学制度体系,全力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形成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好好学”,教师全力地“好好教”,教学相长、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创新与创业”和“关爱与引导”四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丰富“学在西电”品牌的内涵,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骨干和引领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