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于我们研究当前教育主要矛盾,无疑指明了方向。正如《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所提出的,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回应群众的教育关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教育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

如果说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其阶段性的特征是:持续地快速发展,资源越加丰富,但人民群众对教育有更高需求、更好预期;社会各界对教育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教育自觉逐步显现,但社会参与教育的途径、方式不丰富、不充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教育成果更加显现,教育的工具属性广受重视,但对人的关怀有所弱化。所以,用十九大报告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来研究今天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矛盾,可以具体化为: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及教育运行的内倾性,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个性及社会对教育参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因此,新时代的中小学教育,一要着力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注重解决过去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的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二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丰富教育资源,优化办学条件,在学有优教上取得新进展;三要真正把学习者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对人高度关照的教育。

在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给教育带来哪些改变?”葛道凯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教育的本质属性更加鲜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更加紧迫,教育的目的应该更加聚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的方向也应该更加明确。以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来研究,会发现当今教育的基本矛盾已具体化为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及教育运行的内向,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个性及社会对教育参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倡导“适合的教育”,致力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

从学校而言,适应社会转型,我们必须以时代的未来、社会的未来为导向,跳出教育谈教育,从更宽的视野和格局来关注教育内部的改革,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未来整个社会发展转型的角度思考教育,规划课程,设计课堂,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把学生真正培样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萄京棋牌app ,邵志豪;发展;义务教育;全国人大代表;学校;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葛道凯;叶仁荪;教育质量

教育的主要矛盾,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三十多年前国家提出,我们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十五年前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用十九大报告中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来研究当今教育的主要矛盾,我们会发现,十五年前的判断在当今江苏教育的实际中,可以进一步具体化: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及教育运行的内向,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个性及社会对教育参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具体化,或许可以为我们思考教育改革,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教育改革的不系统,在学校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大量应试教育的影子,全人性的素质教育并未占据压倒性的趋势,这直接导致学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无论课程设置还是学生评价,都没有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尊重,用同样的内容、同一把尺子来面对所有学生,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得不到充分发展。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获得机会公平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获得适合自身的教育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未来课堂不是校园、教室、教师的简单组合空间,处处可学、灵活时间、自定学习内容和进度的现代学习方式已然显现,选班走课、移动终端课堂、智慧课堂等等清晰地走到我们身边,课程丰富多元,课堂组织和形式多样,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成才,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推进教育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迅速跃升,为未来新型学校的出现和新型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给教育带来哪些改变?我们该如何主动而为、科学应对?正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几位全国人大代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如何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倡导适合的教育理念,发展适合的教育,就是要致力于解决过去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的以及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要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培养学生具有作为人的必备素养,又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具体化为教育行为,一是突出育人为本,强调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二是突出平衡发展,在学校层面就是入学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是突出充分发展,对学校重在治理现代化,对学生重在着力培养其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落到实处,攻坚的突破口在于: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实现全人性的素质教育;构建本土性、校本化的文化体系,打造有个性特色的学校品牌;构建和谐的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体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以啃“硬骨头”夯实教育公平基础

努力走好自己的路,非名校生也一样能成功

来京参会前几天,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注意到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79个县的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占全国总县数的81%。

近期,江苏省针对当下日益升温的“名校热”,另辟蹊径,选择一批不带名校光环却卓然有成的高校毕业生,通过挖掘他们成长成才的心路历程和艰辛付出,策划了“十年回眸——寻访江苏高校优秀毕业生”活动,推出的32位青年才俊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他们的共同点是——并非出身名校,但是成就傲人。校园里,他们力学笃行、孜孜以求;毕业后,他们不忘初心、各放异彩,走出了令人叹服的成才之路。32位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是可敬的,也是可学的。他们的成功,生动诠释了“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80%以上的县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剩下的不到20%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对这种难度是有预期的,所以我们才会讲攻坚、讲决胜。”邵志豪说。

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点启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细心挖掘。一是他们的成才之路,彰显了兴趣爱好的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兴趣和成才结合起来是最好的人生路径。他们萌芽于儿时的兴趣爱好,在大学校园里茁壮成长,在踏上社会后开花结果。兴趣往往需要发现、需要培养,这恰恰也是教育的责任。二是他们的成才之路,彰显了拼搏奋斗的力量。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从来就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不要在能吃苦、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他们有挤和钻的精神,每天都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于是也就比别人多些机会成功。从教育来说,培养学生拼搏奋斗的精神品质,与传授知识同样重要。三是他们的成才之路,彰显了坚守不移的力量。成功源于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他们都曾经历失败挫折和迟疑彷徨,但是他们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百折不回终有所成。从教育来说,教人坚守、锤炼意志,从来都是成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四是他们的成才之路,彰显了拥抱时代的力量。踏上潮头才能当时代的弄潮儿。新时代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他们敏锐捕捉时代创造的机遇,敢想敢拼,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就要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在大舞台之上、大背景之下追求个人人生出彩。五是他们的成才之路,彰显了扎根大地的力量。脚踩大地才能行稳致远,前进的中国是建功立业的最大平台。站在新时代,恰逢大变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大格局,鼓励学生走出小我、走出安逸、走出繁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认为,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来认识党的十九大作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教育也不例外。”葛道凯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教育的本质属性更加鲜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更加紧迫,教育的目的应该更加聚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的方向也应该更加明确。

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坦言,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明显。“江西是革命老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井冈山、罗霄山脉集中连片贫困区以及鄱阳湖周边教育基础薄弱。”叶仁荪说,近年来江西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特别是公办园比例等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现实差距。

“适合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也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生动体现。“适合的教育”就是要适合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适合自己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该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社会角色的适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教育适合学生,就是要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路径。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邵志豪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基层教育生态上的投射,感受十分真切。为了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来实实在在地促进教育公平,邵志豪所在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从2000年开始便深入参与乡村教师培训类的帮扶项目。

“适合的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教育。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历史性变化,推动教育事业平衡发展、充分发展。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适合的教育”必须适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合教育“四个服务”的要求,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克服简单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评价教育质量的现象和做法。教育改革的重点要回归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上,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得到发展发挥。

“以前参加培训的乡村教师来到学校,最想要的就是我们的试题、教师的教案、教学课件,想着拿回去直接就可以移植嫁接。现在大大不同了,来的教师们都盯着我们的育人模式改革、校本课程和研究型学习组织。”今年1月,邵志豪又去齐齐哈尔市甘南县送讲座,从3年前应邀讲年级管理的主题,到如今讲现代学校管理体制建设的主题,邵志豪认为,改变的不仅仅是基层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还应该包括我们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适合的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积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格局。政府要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提供丰富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平衡充分发展。学校要积极探索富有特色和符合规律的办学之路,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更加注重多样化发展,通过科学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方式,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全社会都要积极参与和支持“适合的教育”,不唯分数,不唯名校,不唯学历,为学生提供人人能成才、人人有平台的环境和氛围。家长要克服“家长制”作风,与子女构建有温度的伙伴关系,从子女的兴趣、特长出发,引导和尊重其选择,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以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教育”,才能激发出每一个独特个体内心的智能,包括兴趣、热情,包括信念和坚守,包括善良、责任,包括上进心、平常心、羞耻心,然后加以养成和锤炼,继而开花结果、成长成才。

“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来研究,会发现当今教育的基本矛盾已具体化为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及教育运行的内向,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个性及社会对教育参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葛道凯认为,这一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择校热、大班额、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较重、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强等教育现象。

在“适合的教育”中,学生将创造精彩的人生,教育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人民对于更好教育的需求才能得到更好满足。

以内涵建设为抓手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或许是解决问题的科学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认为,不充分不平衡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明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新时代给高校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存在高校发展不均衡、优势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科和专业领域不平衡的问题更突出。”他说,如果说高校和工厂一样,都是生产产品,那么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产品质量。

“工厂生产的产品可以有一定比例的残次品,但教育不行,高校必须以培养合格、优秀的毕业生为己任,一个‘产品’都不能落下。”熊思东建议,高等教育应充分发挥我国大学体制的优越性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正能量、阳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质量,越来越成为百姓教育评价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从去年秋季开学开始,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寻山小学每周都会从外地转来一两名学生,两个月时间,就增加了一二十名外来学生。虽然是一所农村学校,但在威海市以“同城同待遇”为目标的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过程中,因为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依然吸引了大批在寻山镇从事海洋渔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认为,在教育资源配置布局中充分考虑不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并予以适当倾斜,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前提。

以综合改革引领教育生态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对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形势判断凝练出的六个“清醒看到”,印象特别深,因为他觉得这些判断都切中了江西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大实际。

“要做到这六个‘清醒看到’,关键是看清这六个方面的矛盾和不足,并把其当作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便可能出现方向不明、把握不准。”叶仁荪坦言,对经济欠发达的江西来说,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从普及性教育向高质量教育的跨越,就必须从破解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开始,着眼于老百姓最根本、最真实的教育新需求,推动提质提标的体制机制建设。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是老百姓对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需求的提升,还是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认知的提升,其实是给更好地依法治教提供了一个机遇。

实践中,江西省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工作重点由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推进“城乡一体化”,聚焦城镇学校“大班额”、乡村学校“小散弱”等问题,按照软硬件并举、标本兼治、突出农村的原则,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攻坚、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化解攻坚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改革试点、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试点的“双攻坚、双试点”。

邵志豪认为,对基础教育来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育人上,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做好课程体系建设。“在这方面,优质资源学校应承担更多责任,对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支持。”

“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葛道凯认为,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核心是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拓展教育供给,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葛道凯说。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6日电

作者简介

姓名:柴葳 刘博智 工作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