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关注AI+教育 行业近期又有另一高规格文件加持 提供者 财联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正式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据悉,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030年教育议程提供指导和建议的重要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提出要确保包容、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2018年,教科文组织召开“全球2030年教育会议”,强调赋能于人,建立开放、灵活和及时应对的教育体系,拓展知识技能。

《科创板日报》(上海,季晟)讯,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开幕。大会将举行多个主题论坛,其中WAIC教育行业主题论坛将于首日举行,31日还将召开名为“AI引领时代,教育创造未来”的行业论坛。届时,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产业动态有望引发市场关注。人工智能教育获高规格文件加持从教育部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正式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030年教育议程提供指导和建议的重要文件。《北京共识》提出,各国要引领实施适当的政策应对策略,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系统融合,全面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并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确保全民享有公平、适合每个人且优质的终身学习机会,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北京共识》强调,要采用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可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综合型终身学习体系。要确保人工智能促进全民优质教育和学习机会,无论性别、残疾状况、社会和经济条件、民族或文化背景以及地理位置如何。我国支持人工智能教育政策频出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年4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8年4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将信息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完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2019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对人工智能和教育融合提出进一步规划。随着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被写入国策,AI、编程教育开始逐渐走入课堂。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AI技术公司、机器人公司、玩具公司、培训机构等纷纷杀入这一市场。索尼、优必选、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小米、康力优蓝、能力风暴、乐森机器人、乐聚机器人、大疆等纷纷推出具有教育属性的软硬件产品。我国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现状
哪些A股公司涉足?目前我国已有的智能教育产品主要包括:拍照搜题、分层排课、口语测评、组卷阅卷、作文批改、作业布置等工具,这些工具应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但应用场景只停留在学习过程的辅助环节上,而不会直接带来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在教育产品的体系化标准化、教学质量、学科的丰富性、科学兴趣培养上并没有大的帮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素养的培养也起不到作用。而从发展目标、应用的核心技术、学习方式等方面来看,现阶段的教育应该向智能化、融合化、个性化与开放的趋势发展。A股上市公司中,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代表性公司为科大讯飞。To
C业务方面,公司智学网旗下纸质个性化学习手册通过分析学生过程化学习数据进行针对性联系,提升效果明显;近期发布的智能学习机实现基于知识图谱的同步学习,有望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To
B业务方面,公司着力智慧课堂实现教育信息化产品化落地,潜在学校用户接近20万所;同时平台+智校+智考协同强化智课壁垒,实现优质客户覆盖与数据闭环。此外,鸿合科技主营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及智能视听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旗下拥有Hitevision和Newline自主品牌,客户主要包括海内外中小学校、高校、幼教、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等。视源股份教育用交互智能平板品牌希沃产品优势突出,周边软硬件产品矩阵丰富,平板+系统+应用构建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广发证券认为,政策利好及财政经费投入推动教育信息化2.0加速,保守估算校内+校外教育用交互智能平板目前市场空间近千亿。

《北京共识》强调,要采用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可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综合型终身学习体系。要确保人工智能促进全民优质教育和学习机会,无论性别、残疾状况、社会和经济条件、民族或文化背景以及地理位置如何。

未来智能教育发展可能的路径:一、普及之路

《北京共识》提出,各国要引领实施适当的政策应对策略,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系统融合,全面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并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确保全民享有公平、适合每个人且优质的终身学习机会,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提出要确保包容、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2018年,教科文组织召开“全球2030年教育会议”,强调赋能于人,建立开放、灵活和及时应对的教育体系,拓展知识技能。

《北京共识》以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发布,共44条,从智能时代的教育政策规划、教育管理和供给、教学教师、学习评价、价值观和技能、全民终身学习、公平包容的应用、性别平等、伦理、监测评估和研究以及筹资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分别对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政府和利益攸关方、国际组织及合作伙伴、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提出建议。

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全面谋划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蓝图,将指引中国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些目标任务、蓝图规划与《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与教科文组织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

出席会议的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教育、科学和体育部部长耶尔奈伊·皮卡洛表示,人工智能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这样有助于消除国家间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均等。

2019年5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北京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会议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大会致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的约500位代表共同探讨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大计,审议并通过成果文件《北京共识》,形成了国际社会对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

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今,我们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发言中表示,尝试着在大中小学各学段,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各类型融入智能教育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进普及教育;在职业院校,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高校,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专业体系,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建设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源人工智能研发平台或展馆,鼓励人工智能科普创作,支持社会机构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

《北京共识》倡议,要支持对与新兴人工智能发展影响相关的前沿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推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创新的有效战略和实践模式,以期构建一个在人工智能与教育问题上持有共同愿景的国际社会。

发挥好、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推动学校治理方式变革、推动终身在线学习中的作用。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教育平台,建立教育教学数据支持体系,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助力实现因材施教,构建智能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

积极探索尝试

传播思想分享智慧

我们将把人工智能知识普及作为前提和基础。及时将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变化提炼概括为新的话语体系,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让人工智能新技术、新知识进学科、进专业、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教案,进学生头脑,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基本的意识、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素养、基本的兴趣。

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成为交流情感、传播思想、分享智慧的重要桥梁,成为知晓最新成果、把握最新动向的重要窗口,成为沟通信息、合作洽谈的重要国际平台。

我们要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起教育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对接对话机制,将产业界的创新创造及时地转化为教育技术新产品,稳步推进包括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设施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设施。

出席这次大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特凡尼娅·詹尼尼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减少受教育障碍,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分析学习模式并优化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成果。

三、变革之路

“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不是一个学校、一个领域、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表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合作良好,曾在2015年和2017年成功举办过两届国际教育信息化会议。在2015年的会议上,各会员国及主要合作伙伴通过了《青岛宣言》。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入以人工智能普及和促进变革为特征的时代,国际教育界应该及时评估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的深刻关联,就有关政策和战略达成共识,以利用人工智能引领、推动并实现教育的跨越发展。

我们将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力量,深入开展智能教育应用战略研究,探索智能教育的发展战略、标准规范以及推进路径。积极推动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汇聚优质学科资源和高校、企业等方面的研究力量,优化产学研用一体的智能教育技术研发体系,充分挖掘现实发展需求,整体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在教育领域的转移转化。

在中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6%,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3.4%,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多万名孩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教师和近50%的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推动逐步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

二、融合之路

图片 1

图片 2

四、创新之路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