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老了会死吗?”你的回答,决定了孩子对生命的态度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湖北荆州“电梯吃人”的视频时,都会感到震惊和恐惧。事后,人们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关于电梯安全的知识,但该事件带给当事人、目击者、亲人、旁观者怎样的心理冲击,却鲜有讨论。

新萄京棋牌app 1

昨天是一个灰色的日子。

最近,有个孩子的妈妈和朋友谈论此事,说死去的那个妈妈好伟大,最后关头将孩子托举出来。她儿子在一旁听到时大哭,说不想让那个妈妈掉下去,小朋友以后见不到妈妈了怎么办?还说:“妈妈,以后遇到危险我要保护你……”表面看起来,这好像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假若站在孩子角度去看,会觉得成人的世界实在太可怕了。在“妈妈好伟大”的论调里,可能对应的是孩子的“负疚感”。

如何和孩子解释死亡,一直是让父母头疼的问题。

8月12日深夜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爆炸喷发的火球还引发了周边多家企业二次爆炸,方圆数公里有强烈震感。截至13日16:30已造成44人遇难,包括12名消防官兵,521人受伤。

那个失去妈妈的幼童在惊恐过后,会怎样想,我们不知道。但假若他身边的人们都在谈论“妈妈的伟大”,相信他也会有“负疚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对妈妈的爱,绝对不亚于妈妈对他的爱。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说,生养并一直在身边照顾他们的妈妈,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他们的表达虽然有限,但常常比我们想像的更加爱我们。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我无法预测这个可怜的孩子将来会有怎样的心理表征,却希望有人能够给予这个孩子和他的家庭适当的“悲伤辅导”。

清明节之际,不可避免又要提到死亡这个话题。

互联君向遇难者表示哀悼、为伤者祈求平安。作为致力于为家长提供教育参考的教育公号,互联君今天想和各位家长谈谈,我们如何与年幼的孩子应对负面消息,该如何与孩子谈论灾难、生命与死亡。这一课可能略显沉重,但它很重要,不能缺失。

很多人在面对这样的意外事故时,常常采取逃避的态度,既想方设法避免孩子悲伤,也避免与孩子谈论死亡和悲伤,却不知道逃避的态度会带来许多长期且隐匿的心理疾病。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创伤呢?第一步是“表达”,将悲伤和哀悼的过程完成,把关于丧亲的经验正常化。第二步为“失落”,重新寻找意义,开始新的生活。

带孩子去扫墓时,孩子可能会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死?”

新萄京棋牌app 2

接下来,是如何与其他看似“无关”的孩子谈论这场意外。首先应避免让孩子对于父母的“爱”产生“负疚感”,因为那可能埋下不健康的心理隐患。孩子比我们想像的更爱我们,我们不应该将这场意外当成向孩子们“索爱”的机会。不如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没有负担的方式来谈论这件事,告诉孩子:“如果你是那个妈妈,你也会那么做。”借此,我们正好可以和他们讨论人类一切悲伤和美好的情感体验。为了自己所爱,每个人在生死关头的抉择,其实都来自于人性的本能。我有时会对儿子说,我这样做是出于爱你,你将来对你的孩子也会一样这么爱,让他了解这是人之常情,可以避免将母爱崇高化,及其后带来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隐患。

在平时,孩子也会喋喋不休地追问:“妈妈,奶奶去了哪里?”

                                               
我们该如何与孩子谈论灾难?

其次,应借机赞赏孩子对于别人的苦难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孩子在意外事故发生后展现出来的同情心正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新萄京棋牌app,“妈妈,狗狗为什么不动了?”

                                                                  ▽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教育。当孩子们面对生活里真实的死亡事件时,恰好是与他们讨论死亡概念的机会。中国人一向讳谈死亡,“未知生,焉知死”。然而,对于现今的孩子来说,建立健康、正面地看待死亡的态度,对其一生都有好处。

……

爆炸事故、飞机失联、地震灾害……在传媒发达的今天,灾难消息常常迅速在网络上“刷屏”,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这类“负面”信息,家长们常常忧虑:频繁接触这种信息,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危害吗,该如何与孩子谈论灾难与死亡呢?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死亡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任何生物都会死亡;第二,死亡是不可逆的,生物机能终止,不具有肉体延续性;第三,可能导致肉体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了解了这些,孩子将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从小体认和拥有对生命的珍惜、尊重和敬畏,才能把今生过好,才能好好爱自己,好好爱别人。如果这次电梯事故的所有责任人,都从小就建立了对生命的敬畏感,懂得珍惜生命,也许就不至于在工作中那么疏忽大意了。

很多家长会选择编造善意的谎言:“奶奶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狗狗睡着了”……

面对灾难消息或负面消息,家长的常见态度可以分为3类——

文章的最后,我想再提一提的是,这一事件中应该受到谴责的人员可能很多,商场工作人员、电梯的维修保养方、电梯制造商等,但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表“泄愤”的言论。我很担心那个获救的孩子,无论是陷入“负疚”,还是陷入“仇恨”,都不利于其今后的健康成长。仇恨只会带来毁灭,知识也可能叫人自高自大,而“唯有爱心能够造就人”!

还有一些家长对“死亡”这一话题敬而远之,呵斥孩子:“小孩子别乱问!”

第一类,家长与孩子积极讨论这类消息,希望危机感能深入孩子内心,为孩子敲响警钟。持这类态度的家长,往往忽略了年幼孩子的心理成长水平。适度向孩子解释灾难,会增强孩子“免疫力”,但过分激发孩子好奇心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孩子们于是把疑问收在了心底,对死亡充满了未知和好奇。

第二类,家长因不知该怎样解释,而对孩子关于灾难的提问消极应答,甚至对不断的追问发火。这种态度也不可取。孩子很容易感受到父母内在的情绪,面对负面信息,很多时候不是父母说了什么,而是父母在用一种什么方式说。如果父母用“排斥、否认、焦虑、悲伤”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信息,就容易给孩子形成负面的心理暗示。

一向被称为“行走的育儿宝典”的胡可,在面对孩子对死亡的疑问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应。

第三类,家长的态度更极端,他们会关掉电视和网络,屏蔽外面的世界。他们觉得孩子上了中学,自然会对负面消息有判断能力。但这种童话式教育营造的世界如同“温室”,在“温室”中长大的花草,能适应自然世界的风雨吗?

新萄京棋牌app 3

面对孩子关于灾难消息的提问,家长应该采取的态度是“自然教育法”。这个世界本就不完美,事故、灾难、死亡几乎每天发生,但这些都不该成为不爱这个世界的理由。孩子应该从小就试着接纳不完美的世界。

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胡可和沙溢正在台上发言,一边的小鱼儿突然蹦出一句,“要是老了的话会不会死?”

对灾难消息,家长的态度首先应该保持平和的心境,因为父母的反应是低年龄段孩子的社会参照系。孩子若感受不到家长对负面信息的焦虑和恐惧,也就不会引发他的过度关注而造成心理压力。然后,要试着去引导孩子以合适的态度去面对此类消息,“如何看待”远比“看到了什么”重要。

新萄京棋牌app 4

                                             
 生命教育、死亡教育不能缺失

面对小鱼儿的发问,胡可愣了愣,但还是选择了直面回答:“人老了都会死的。”

                                                                  ▽

随后又安慰道:“关键是活着的时候开心最重要了。”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死亡是一个有些忌讳的话题。在我们的教育中,死亡教育这个主题也几乎是缺席的。但很多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却不是这样。比如,日本的死亡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不仅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还成为社会文化的构成分子;英国则为年龄低至11岁的在学儿童开设与死亡有关的课程;在德国,教育界会组织中学生参观殡仪馆,还从儿童抓起,通过游戏活动让小学生接触到死亡的本真面貌。

新萄京棋牌app 5

面对灾难信息,有的孩子可能会追问起“死亡”相关的话题,家长也不必慌乱。其实,在孩子学龄前就可以和他谈这个话题了,但谈论的深度、方式都需要精心把握,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由浅入深逐步建立对这个话题的理解。

安吉和小鱼儿听到这样的回答很快红了眼眶,小鱼儿大哭着说:“我不想人老了会死”。但胡可只是抱着两个孩子好言安慰,没有再改口说“妈妈不会死的”。

有心理学研究认为:3—5岁的孩子通常不能够明白“活着”和“生命消亡”有什么不同,他们认为死后的人是在另外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他们也相信这个人还会回到自己的身边;5—9岁的孩子能够明白死亡是什么,他们知道人死后就不会回来了;9岁以上的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也会死,死亡是谁也避免不了的。幼儿期的孩子,就可能从小宠物的死亡中对“死亡”进行思考。家长可以通过类比动植物的生命过程,让孩子对生命有个初步的认识。而对于看到了灾难新闻的孩子,家长也可以借助绘画、沙盘、积木等以象征性的方式来解释灾难。在美国电影《自闭历程》中,就有一个死亡教育的情节:坦普来到马厩,发现心爱的小马倒地不起,她不理解死亡到底是什么,问卡洛克博士:“它去了哪里?”卡洛克博士立即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坦普建构起积极的死亡观:“坦普,记住它活着时候的样子!”这个观念深深地植入了坦普的心灵。

“死亡”一直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胡可能够做到如此坦然地和孩子讨论“死亡”,让在场的人都佩服不已。

死亡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生命教育,它的内涵是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价值。死亡与生命是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乐观面对死亡的前提是珍惜生命。死亡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懂得“生与死”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生与死”的自然规律和生理现象,让孩子们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感,懂得珍惜生命的内涵与存在的意义,从而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善待生命。

对于两个孩子来说,胡可这样的回答可能有些残忍。但等他们的情绪平复之后,他们会从妈妈的态度里明白死亡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当下要做的是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新萄京棋牌app 6

新萄京棋牌app 7

                                         
面对灾难,如何让孩子免受心理创伤?

死亡教育,是很多家庭缺乏的一堂必修课。

                                                                  ▽

华东师范大学一份关于死亡教育的调查显示: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

灾难性或创伤性的事件给人带来的伤害,不仅是身体的,更有心理的。具体到这次发生在天津塘沽的爆炸事故,因爆炸的破坏性非常大,事发地附近区域的居民生活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更不用说对遇难者家属、伤者及家属带来的创伤。这种创伤处理不当会进一步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而很多父母不愿和孩子谈论死亡,是因为害怕这个话题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比如,在梦中反复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极力回避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过度警觉及焦虑等,都是PTSD的临床表现。

但相对的,不了解死亡,孩子也就不会认识到生死的意义,对死亡缺乏最基本的敬畏。

事实上,孩子的心理恢复较成年人更为困难,影响更为深远,需要更多陪伴和支持去帮助孩子度过。对于爆炸事发地附近的儿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爆炸声响、火光的惊吓,事发地外的孩子也可能因过量目睹媒体上的灾难信息而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这里给家长几点建议——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令人痛心的新闻:

1.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就在事发地附近,父母应尽量时刻陪在孩子身边,保持镇静和平和,通过抚摸、拥抱等传达给孩子安全感。对事发地外的孩子,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接触到的灾害信息,并耐心给孩子讲解疑惑,引导情绪。

16岁少年因姐姐不让玩手机,一气之下跳河自杀;

2.引导纠正孩子的认知偏差。这类破坏性大的突发事故、灾难,会让一些孩子感觉到难以理解,现场的画面又会刺激孩子的心理,他们担心这种事情可能随时发生,甚至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家长要耐心告诉孩子事实真相,用较轻松的方式纠正孩子的认知偏差,打消他们的顾虑。

9岁男孩因撞碎学校玻璃,留遗书坠亡;

3.引导孩子发泄情感。如果孩子受到了惊吓,家长要引导孩子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不要斥责孩子的哭泣,耐心倾听孩子的倾诉并给予安慰。

14岁少女因奶奶单独给弟弟做了蛋花汤,吞下30颗药物……

如果孩子出现了PTSD的一些表现,比如举动异常、对灾难话题有意回避、不愿见人等,应该尽早向专业心理人员咨询。

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编辑|余准

为了“保护”孩子而避谈死亡,是父母对教育最大的误解。

                                                               
End

就像《奇葩说》辩手邱晨所说的,“死亡,才是最精准的生命教育。”

(对本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移步至个人主页关注微信公众号哦~)

只有坦诚地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去珍惜生命。

新萄京棋牌app 8

那要如何给孩子死亡教育呢?

分阶段谈论,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死亡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程度不一,应该有差异地与孩子谈论死亡。

不主动和孩子讨论死亡,保护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对死亡提出问题,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回答。

黄磊跟多多解释死亡时,把离世的人比作星星。“每一个人他要离开这个世界,就到天上变成了星星。相爱的人会在天空重逢,永不分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变成一颗最明亮的星星。”

坦然回答孩子对“死”的疑问,不吓唬不躲闪。避免让孩子觉得死亡是很可怕的东西,产生恐惧心理。

美国心理协会建议父母们这样和孩子解释“死亡”:死亡代表一个人没有任何感受,不会感受到饥饿、口渴、恐惧或者受到伤害。不过这也代表着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了。可是对他们的记忆,是可以永远保存在我们的心里和脑袋里的。”

明确地告诉孩子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就像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里对死亡的解读,“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通过阅读绘本和外出郊游,让孩子理解生死

平时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关于死亡教育的绘本,比如《一片叶子落下来》通过描绘一片叶子从春天发芽到冬天凋落的过程,彰显生命的价值和快乐;《獾的礼物》教会孩子思念和感恩;《爷爷变成了幽灵》告诉孩子亲人的爱永远不会离他而去……

闲暇时可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近距离接触鸟兽虫鱼这些鲜活的小生命,还有观察枯败的树枝、死去的昆虫……通过自然界动植物的生死告诉孩子,人和动植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一部分,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

让孩子提前做好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可以把亲人的离去给他们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在生活中,赋予死亡仪式感

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死亡,就是家里养的小动物死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必去编造谎言欺骗孩子,反而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孩子感受到死亡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美国纽约一位父亲带着家里的3个孩子,在浴室里为死去的宠物金鱼举办葬礼。父亲手持装有“遗体”的杯子主持会场,让孩子们站在一块,认真回顾了小金鱼的一生。

新萄京棋牌app 9

通过给小生命的死亡营造一种仪式感,可以让孩子从中学会善待生命,敬畏生命。

在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中,高亚麟说的一段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新萄京棋牌app 10

“父母是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屏障。父母会替孩子挡住死神,不管在什么年龄,孩子都看不到生命的尽头,不会觉得死亡离自己有多近。”

为人父母,我们无法永远为孩子遮挡住死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让孩子直面死亡前,教会他们正确地了解生与死,把握好有限的生命。

死亡教育,其实也是爱的教育。

希望孩子们能从对死亡的思考中,学会敬畏他人的生命,更懂得珍惜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