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人口出生处于“小高峰” “双独夫妻”再生育比例未走高

图片 1

还在受封建思想腐蚀你的心灵吗?还是那么在意,一味地去追求要生一个男孩子吗?因有你的这种思想,现在的男女比例发生了大变化……

目前,本市人口出生正处于第三次小高峰。2012年出生人口达22.61万,超过第二次人口高峰峰值年的20.75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中一孩出生11.08万人,占出生总量的91.5%,双独夫妻实际再生育约占申请总量的半数。

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2015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新生婴儿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中国1成男性将没老婆

本市人口形势分析报告显示,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本市人口出生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经历了三次出生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1963年,平均年出生人口27.39万人,最高年份是1954年的33.7万人。第二次出生高峰是1981年-1989年,每年出生人口在15万以上,最高年份为1982年的20.75万人。2004年以来,虽然本市户籍人口生育水平很低,但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惯性影响,加之来沪流动人口出生数量逐年增长,本市逐步进入第三次出生小高峰,2007年以后出生人口每年超过16万人,2012年达到22.61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6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昨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与出生小高峰密切相关的是分孩次出生变动。1981年以来,本市户籍人口出生主要以一孩为主,二孩及多孩数量较低,近年来二孩及多孩出生数量有所上升,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1949年以来,我国共经历四次人口增长高峰。分别是:第一次,1949~1957年;第二次,1962~1970年;第三次,1981~1990年。受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从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经历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

书中指出,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性别比呈现出逐渐攀升的趋势,出生婴儿和儿童中男多女少导致性别比严重不平衡。《绿皮书》指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性别比呈现出逐渐攀升的趋势,2000年已达116.9;2004年的0岁婴儿性别比更是高达121.2,出现了出生婴儿和儿童中男多女少的严重不平衡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全市共办理城市双独或农村单独生育审批16609例,其中双独夫妻14024例,占84.4%,农村单独1578例,占9.5%。而实际生育情况显示,2008年-2012年间实际生育数为7981人,占申请量的51%。可见,即便申请再生,由于社会、经济、家庭等多种因素叠加,实际再生比例并未大幅走高。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本市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左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85%以上。

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来看,新生儿数量已经进入一个平稳增长期,长期徘徊在每年1600万左右,未来将进一步补充各阶段生源,但已不太可能超越以往历史高峰。

统计报表和统计局公布数据等均表明,“十五”时期出生性别比变化不大,由于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已经持续了20余年,“十一五”时期20~34岁旺婚年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1000多万人,由此导致的婚姻挤压问题将可能显性化。专家认为9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达到婚龄时,将会有10%的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不能成婚。

第四次生育高峰将到来

尽管中国人口增长态势总体上基本平稳,但与前十几年相比,人口自然变动出现新情况:全国妇女平均初婚年龄在持续多年升高后,于2003年达到峰顶24.17岁,2004年降至23.26岁。

《绿皮书》指出,第四次全国生育高峰即将到来。受20世纪80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影响,在2005~2020年期间,20岁至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而使人口数量增长的势能进一步加大。而且由于施行“双独”和“单独”政策,随着实行以来的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期,未来一个时期,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提高0.1左右。

流动人口占总数10%以上

《绿皮书》指出,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流。据统计,目前中国的流动人口已达全国人口的10%以上。

专家指出,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向来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0年的36%再到2004年的42%。

这说明,在对我国现代化的实现中,全面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但对我国这样一个长期低城市化的国家来说,又不能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