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十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育部简报〔2018〕第58期

贯彻教育部1、2号文件精神 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11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新世纪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和充实教师队伍为支撑,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大投入,保证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贵州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学习效果为标准”的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广西师范大学实施“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整体教学条件更加完备

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体系,将课程育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教师绩效考核和晋职晋级的重要评价内容。由校党委常委、党委委员、学院党政负责人为学生上党课、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通识教育,成立阳明学院,面向全校一年级本科生开设文史经典、批判性思维、世界视野、科学精神、生态与生命关怀、审美体验等六大通识拓展课程模块,着力构建“通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国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力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采用分级分类项目制管理,支持创业实践和成果孵化。改革学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体系,对学科竞赛成绩优异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让创新文化融入学生学习实践全过程。每年选派100余名优秀学生赴国内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选派近200名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

杨树喆

自2000年底以来,人民大学开始大规模的校园建设与基础设施改造,多媒体教学楼、世纪馆、游泳馆和明德楼等新的教学设施不断交付使用,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和办学空间得到很大改善。同时随着孔子像、百家廊等一批文化设施的建立,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制定《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修订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程,强化本科专业学科支撑,依托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关学科平台,开展“本—硕—博”学生融合培养。开展专业评估工作,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启动专业排名试点,细化专业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严格实行不达标专业预警退出,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的考试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广探究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打造有深度、有难度和有挑战性的“金课”。推动课堂教学从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从被动学习课堂向主动学习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传授课堂向能力培养课堂转变。推进实施一流课程“双百”建设计划,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00门“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和10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着力增加优质课程资源供给。

(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广西 桂林,541004)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学科发展布局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本科教学带头人制度,出台《本科教学带头人遴选及管理办法》,发挥“本科教学名师”“本科教学专业带头人”“本科教学能手”引领带动作用。修订《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对投入本科教学的优秀教师在职称晋升上给予支持。坚持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以教学质量为主要依据,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研究等教学实绩。推行新进教师指导培训导师制,发挥教学经验丰富教师“传帮带”作用,帮助新引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教师国外研修制度,每年选派20名一线教师赴国外高校交流培训,拓宽教师视野,促进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改革。完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和奖励体系,出台《本科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设立优秀教学奖、教学成果奖、青年教师教学优胜奖和优秀教学管理奖等,激励教师不断追求卓越教学。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质量工程”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应该针对教育部教高[2007]1、2号文件精神,认真制定适合本校的“质量工程”实施方案。广西师范大学积极实施以“五大子工程十五项任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期“质量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提出“巩固基础学科、优势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初步构建“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协调发展学科体系的建设目标。

健全保障监督机制。坚持学校党委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本科教学议题,强化校领导听课制度。坚持学院党政领导担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责任,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4次专门会议研究本科教学。要求各职能部门积极支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积极主动服务教学工作大局。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将本科教学工作业绩作为学院党政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将各类资源优先配置本科教学,逐年增加本科教学投入,建立专门制度保障本科教学经费按需足额拨付和使用通畅,鼓励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人员经费开支。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对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进行专项督察和定期通报,督促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取得实效。

  质量工程 本科教学 教学质量

根据这一发展目标,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增设本科专业5个,2002年又增加了金融工程等3个适应WTO需要的社会急需专业,2003年增加汉语言、编辑出版学2个本科专业。为加强文理渗透,促进学科全面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于2004和2005年又分别增设物理和化学两个本科专业。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集人文学科之优势,探索性地开设了国学班。

  2007年伊始,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1号),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紧接着,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号),对高等学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施质量工程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为了贯彻教高1、2号文件精神,落实质量工程的各项要求,广西师范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在总结2004年启动实施的第一期质量工程(2004-2007)建设成效基础上,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制定了第二期质量工程(2007-2010)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质量工程”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到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专业总数由“九五”末期的48个增加到60个,专业面覆盖到哲学、经济学、文学、史学、法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八个学科门类,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这期间的4个理学专业和1个工学专业的增设,更使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发展布局逐步趋向综合性、全面性,对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  1.明确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强课程建设

  实施质量工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素质教育为先导,立足国际化视野和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管理的人性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2001-2005年期间,学校逐年对本科教学方案进行论证和修订。在修订教学方案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起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为原则,强调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教学和对学生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为确保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学校明确提出了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即: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综合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以学分制运行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和以制度、组织、评估、反馈为主要内容的“互动式”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不断推进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基础,增强适应性,加大选择度;完善应用基础和素质教育课,打通学科基础课,精炼专业主干课,扩大专业选修课和全校选修课。2005年,配合按院招生的新模式,学校组织相关院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各类课程的学分分配比例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证,遵循按学科门类进行人才培养的要求,同学科内各专业在一、二年级打通学科基础课,实施有融合、分层次、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大致形成了4:3:2:1的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任选课的课程结构比例,课程体系设计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大学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了基础。

  2.实施“五大子工程”,提高教学质量

加大对公共课程改革的力度。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是三门最基本的公共课,也是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十五”期间,以加强分级分类、实现因材施教为内容,加大了对这三类课程的改革力度。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针对教育部教高1、2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实施质量工程的
“五大子工程十五项任务”和主要措施。

数学课由原来的只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同一层次课程,改为针对人文类、法学类、经济类、管理类等不同学科专业要求设置五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计算机课教学在原来的公共+专业的基础上,引入了分级分类教学。

  2.1.1 培养方案修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2001年开始进行2+X的英语高级系列课程建设,形成了基础课+提高课+专业课大学英语四年不断线的具有人大特色的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模式。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多媒体技术引进英语课堂中,加强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1)建设任务:形成符合教学规律,适应专业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综合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人文学科齐全、人文传统浓厚的优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素质教育课程。素质课由2001年的8门增加到2005年的59门。另外还以聘请校外专家开设系列讲座的方式为学生开设高质量的素质课程。

  (2)保障措施: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突出研究性课堂教学、创新性自主学习为重点,适应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培养基础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创新人才;把加强专业与强调通识有机结合,加强理论与突出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学习与强化研究有机结合,加强课内与注重课外有机结合,打破传统的单一规格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分类指导、分级设计、分流培养,全面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方案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在2-3年内,对学校现有本科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构建通识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育、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四大模块必修课程及相应系列选修课程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和调整教学周数及课程总学分学时,强化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加大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完善本科培养方案的管理,切实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全方位提高课程质量。“十五”期间,为落实教育部开展的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宗旨的系列教学改革工程,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学校制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意见》,并专门拨出经费用于精品课程建设。

  2.1.2 文化素质教育

目前,已经有84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列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在2003年到2005年精品课程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有20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有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选尚在进行中),在高等学校中名列前茅。通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

  (1)建设任务:协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桂林医学院等高校,每年组织50场左右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讲座(“独秀大讲坛”),每年开展30次左右文化素质教育特色活动,每年推荐100本左右文化素质教育优秀图书,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设一批门文化素质教育重点课程,建设一批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基本建成西部民族地区国家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示范性基地(联合)。

以教材建设为载体,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最基本的要素。“十五”期间,学校一直将教材建设作为教学基础建设的重点,采取多种措施,根据专业和课程体系调整的需要,完善全校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的教材体系,消灭主干课程无教材的现象。

  (2)保障措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为任务,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为平台,以第一、二课堂为载体,以课程体系建设、“四种能力”培养、校园文化营造、社会实践开展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长效机制;设立文化素质教育专项目基金,支持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育人环境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奖励在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成绩显著的教师、学生和管理工作者等,资助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精心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的精品讲座、重点课程、特色活动、推荐图书和实践基地,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站和编辑《文化素质教育通讯》(暂名)。

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有101本教材入选教育部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榜首。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95种,占全国的12.5%,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又有25种进入高教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立项,与全国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相配套的100种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占据12种,同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有22种56本教材获奖,在获奖教材中,人文社科类教材获奖本数为40本,占一等奖总数的27.9%,在全国同类教材评比中名列第一。在2004年底进行的北京市精品教材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有48本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教材建设将促进相应学科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学校课程质量的整体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1.3 教研教改互动

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中强调的重点。

  (1)建设任务:确立与建设学校办学定位相一致的本科教学定位、思路和特色,力争在各级教学改革立项、教学成果评奖中有较大幅度增加,自治区级(含)以上教改立项超过50项、自治区级(含)以上教学成果奖再上新台阶,争创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学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01年学校召开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创造性教学,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校园网的日益完善,多媒体教室及教学楼的投入使用及教师计算机水平培训等工作的开展,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目前,全校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课程已经占全部课程的53%,校级精品课程全部都有成熟的网络课件。经济、管理类、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大部分都使用案例教学,有些学科基础课程,如西方经济学,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分别采用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式。

  (2)保障措施: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实践的教学改革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改革研究管理模式,激励广大教师从事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全面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进一步明确本科教学定位、思路、特色及改革取向,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思想基础;重点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分制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法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实施教学改革研究的立项管理,设立“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金,每两年进行一次立项申报,与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及相关研究学会和研究机构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构成多级教学改革研究体系;加强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结项验收,加大对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经费资助和奖励力度,努力培育和推广优秀教育教学成果。

探索“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 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工程

“十五”以来,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转型与日益深入的开放形势,中国人民大学加强了对本科“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针对本科高年级学生,推出了以“双语教学、本硕连读、合作培养、名师任教、原版教材”为特点的“中美金融学高级实验班”项目和“双语教学、文理交叉、本硕连读”为特色的“经济学——数学本硕连读实验班”项目,以及突出全英文教学方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硕连读项目。

  2.2.1 教学内容更新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中文、历史、哲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6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文史哲实验班、基地班,经济学实验班、基地班的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1年,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三个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哲学两个基地被评为“优秀”。2002年,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中期验收;2004年4月,经济学基地终期评估被教育部专家组评为优秀。

  (1)建设任务:初步建立分类、分级、分流的教学模式,各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教学的示范作用得以彰显;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学术性和适应性得到显著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运用。

“十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本科生交换项目日益扩大。学校相继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7所院校签定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并与其中的部分院校进行了实质性交流。这些合作协议和交流活动为本科生到国外学校学习提供了条件,到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约有近百名本科生作为交换学生在国外学校学习,有100余人次出国参加了各种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2)保障措施:根据培养目标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强化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吸收各学科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补充和完善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全面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和体现各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实施课程的多样化、精品化与专题化改革,实现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以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和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为先导,推动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体育等其他公共课课程教学改革和分类、分级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减少课堂教学学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加强制度创新,优化管理手段,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2.2.2 实践教学强化

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为实施学分制创造良好制度环境。“十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适应新形势要求,不断完善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重新修订了《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本科学生成绩考核管理办法》、《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副修制实施办法》等文件,部分实现了以弹性学制、有序转换专业和自主学习机制为内容的学分制教学改革措施。这些制度的实施,一方面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同时也为实现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弹性化,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复合型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1)建设任务:初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平台管理体系和实验实践技能评价体系;建设8个左右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100个左右各类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大赛等再上新台阶。

建立本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十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通过自行开发和委托开发的形式,设计了本科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选修课网上选修系统、学生成绩登录系统、英语四、六级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公共体育课选项选修系统、体育课分班系统等,完善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统计软件,建立了与本科教学管理相关的教材出版及获奖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兼职教授聘任情况、本科专业审批情况、实验室管理数据库等多个计算机教学管理辅助软件,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配合数字人大工程,正在参与论证和开发新的本科教学管理系统、引进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系统。

  (2)保障措施: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合理设置和布局实验室,突出实验室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以学科或学科群为基础的跨学院跨专业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实验教学管理;积极探索实验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新途径,构建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组成的实验课程体系;加强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建设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实施“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和“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强化对本科学生的科研训练和创业训练;加强对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全面推行教学质量体系,本科教学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2.2.3 研究性教学探索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本科教学管理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把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作为“十五”期间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自主设计并实施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学质量体系”,经过试点后,2003年9月开始在学校全面实行。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学校一级的教学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学院一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也进一步规范化。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反馈——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与实践为流程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日益健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本科教学管理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1)建设任务:初步构建起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使课堂教学的学术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显著增强,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改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教学质量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自2001年以来,教务处已经组织7000多个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已经成为教学质量保障的常规性工作。为保证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教务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估指标,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确定正确的导向;引入了学院领导、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的课堂评估制度,对学生的评估结果予以修正,提高评估结果的信度;对于对评估结果有争议的教师,引入了申诉和复议程序。

  (2)保障措施:改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的探究性与学术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举办学习交流会、教改研讨会等引导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立项,鼓励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业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社会实践和创业活动;加大学校“本科学生创新基金”对学生研究性、创新性学习的支持力度,资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等创设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倡导和试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让优秀学生尽早参与教师课题研究。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教学监控功能。中国人民大学是高校中较早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学校之一。“十五”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督导工作“严于督,勤于导,督导结合”的督导工作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员以到教室听课、与教师、学生访谈等方式,及时发现并反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按学期编制《教学督导工作报告》、《教学督导报告汇编》和《教学督导报告选编》,为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的本科教学管理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参考。教务处还组织开展了“教学督导质量管理研究”的课题科研项目,创建并完善了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督导评价管理体系。

  2.3 教学资源优化共享工程

建立领导听课制度和调研制度。听课制度规定,院长每学期至少听4学时、主管本科教学的院领导每学期至少听6学时、系(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至少听4学时,并要求认真填写和保存听课记录表。除院系级主管领导外,学校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将到课堂听课制度化,每学期坚持深入本科教学课堂听课,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填写校领导听课记录表,并在校长办公会上集体讨论本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1 教学团队建设

为保证教学改革措施的制定实施和质量体系的贯彻落实,教务处在工作中形成了调研制度。主管本科教学的校领导与教务处负责人经常深入到每个院系,检查和了解教学质量体系的执行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和解决。此外,教务处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调研,包括2003年9月开始的本科教学质量体系建立情况的调查,2004年3月对学校13个本科专业和部分新建专业的分析调研;2004年9月开始的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的针对本科生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工作,2005年对实验室教学状况的调研,以及对院系教学自评工作的检查等。所有这些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本科生的学习状况,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意见和建议,收集了本科教学大量的一手资料,为摸清质量,理清问题,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为学校各层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1)建设任务:初步建成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品德高、结构合理,能支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的教师队伍,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培育校级教学名师6-10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3-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2名;培育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个左右,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5-8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

加强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教学管理

  (2)保障措施:牢固树立师资建设以学术为根、以教学为本的观念,致力于培养学术造诣精深的教学名师,促进和完善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调动教师本科教学的积极性。严把教师队伍质量关,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和落实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校工作;以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为示范和导向,启动“教学名师培养与奖励计划”,开展校级教学名师评选、青年教师教学优秀评选和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活动;完善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与培养机制,健全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鼓励教师开展本科教学研究,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每年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实施教师职称评定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度。

实验室建设取得进展。根据学校提出的“小、精、尖”的物理和化学学科发展目标,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利用后发优势,做到了高起点,高水准。随着“985”二期工程的建设和开展,全校的实验条件和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其中信息学院和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建设的“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重点建设平台,已被正式列为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

  3.1.2 专业调整优化

实验课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教务处出台了《中国人民大学关于加强本科实验教学工作的意见》,并进行了实验室情况检查,规范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了实验课名称、教学大纲和教学规范。2005年学校成立了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与教务处一同负责学校理工科实验室、文科实验室和实验课教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1)建设任务:形成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基础性学科专业发展稳定,品牌特色专业优势初显,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新格局,使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到60个左右,建设校级品牌、特色专业20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5-20个,争创国家级一、二类特色专业。

“十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日前结束的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分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6项,二等奖16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还有4位教师分别参与其他高校牵头的项目也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奖数目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名列前茅。

  (2)保障措施: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开展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内涵,凸现专业特色;重点实施专业结构调整,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和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学科水平低、办学条件差、教学管理不善及招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实行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学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新办专业的建设力度,提升学校新专业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负责对该专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设立专业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对品牌、特色专业和新专业建设的投入;配合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优质专业认定工程”,启动校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通过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和精心打造,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校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带动学校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2.3.2 精品课程(教材)建设

  (1)建设任务:课程总量显著增加,基本满足学分制教学要求,所有课程均达到课程标准,建成校级重点建设课程60门左右、精品课程40门左右,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左右,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健全并在教学中得到严格执行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初步形成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符合人才培养任务,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成校级规划教材20部、自治区级规划教材10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建成涵盖100门左右课程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成以大学生英语、教师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为主体涵盖主要专业和课程的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平台。

  (2)保障措施:按照“全面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保证质量”的原则,在保证全部开设课程达标的前提下,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实施校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强化优势,凝炼特色,努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加强研究型、课题型、探讨型、实践型、自主学习型等课程的建设,着力丰富选修课程资源;以校园网为依托,以现有教学资源数字化改造为重点,以精品课程、优质专业和文化素质教育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一方面发挥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的辐射与引领作用,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另一方面,让网络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课堂学习、课后拓宽的平台,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深化教材建设与管理改革,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注重专业配套,加强教材选用管理,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及精品课程建设,加大支持为度,力争编出一批代表学校学术水平的特色教材,提高教材建设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投入,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及评奖;按照学校教材建设规划,组织落实校级、部省级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建设工作,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及精品课程建设,着重搞好通识教育、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必修课程教材建设;完善教材评审、评价与选用机制,加强对教材的建设、选用等的过程管理;大力开展教材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改革;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2.3.3 教学条件改善

  (1)建设任务: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四项教学经费投入占学费总收入30%以上,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达到7000元以上;完成王城、育才校区学生宿舍和教室维护、整修工作和雁山新校区第一期文科组团教学行政用房、学生公寓及体育场馆建设工作,在新校区建设一批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各种规格的微格教室和计算机房;生均图书、生均年进书量及其他各项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标准以上。

  (2)保障措施: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优秀标准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按照“共享、开放、高效”的原则配置教学实验设备,满足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要求;在新校区增建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和微格教室,切实保证能满足教学需要;完善教室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教室管理信息化;加大对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的投入,尤其加大对新办专业、双语课程的图书文献资料的投入;加强对校园网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加强运动场与体育设施的建设,调整各类设施布局,充分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需要。

  2.4 质量评估体系完善工程

  2.4.1 监控体系完善

  (1)建设任务:形成包括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教学信息反馈体系四大子系统组成的完整闭合、互动式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

  (2)保障措施: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实施优化组合,对教学实施目标管理,对教学过程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监控,构建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维护良好的本科教学秩序,保障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完善包括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学调研员、学院本科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与教学调研组、学生教学信息员总站等的教学质量监控职能;健全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及教学保障在内的质量目标责任制;完善对教学目标的前馈监控、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对教学信息的反馈监控;完善各级干部听课制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网上教学信息收集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异常情况报告制度等教学监控措施。

  2.4.2 评价机制健全

  (1)建设任务: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机制、政策机制和操作机制,建成以学生网上评教为主体的包括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在内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

  (2)保障措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机构,创新教学质量评价的政策机制,落实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措施,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专项检查评价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设立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加强教学评价制度建设,进一步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建立科学、完整、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加大对教学评价结果的奖惩力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同行专家和校院两级领导听课评价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专项评估制度,课堂教学网上评教制度、课堂教学评奖制度、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等,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4.1.3 优良学风营造

  (1)建设任务:初步形成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良好风范,形成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良好、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的学习风气。

  (2)保障措施:优良的教风和学风不仅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基本要素,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导,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抓教风,促学风,塑校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立师德,铸师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狠抓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提倡考核形式多样化,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完善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管理办法;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建立学生学业导师制度;完善学生专业调整办法,适当放宽转专业学生的比例;加强校纪校规教育,加强课堂教学纪律管理;加强诚信教育,严格违纪处理,狠抓考风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干部跟班听课制度和学生辅导员学习访谈制度;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学习管理工作新方法,实行教育、激励,严格、规范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新模式。

  2.5 教学管理体制健全工程

  2.5.1 学分制运行体系完善

  (1)建设任务: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包括弹性学制、辅修与双学位制、学分互认制、学业导师制、免听制、补考重修制等构成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按学年和学分选课,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予学位”的教学管理模式。

  (2)保障措施:在全面总结2000年以来全面实行学分制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广泛吸纳国内外学分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学分制运行体系。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教学管理思想大讨论,充分认识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全面修订学分制培养方案,探索综合个性化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方学习方式;完善以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排课选课管理、信息检索查询等为主要内容的学分制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弹性学制、辅修与双学位制、学分互认制、学业导师制、免听制、补考重修制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数量,提升课程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设施建设,确保满足学分制教学需要并正常运转;建立教学及后勤保务体系,试行部分实验室全天候开放,继续实行图书馆上午8:00至晚上10:00开放服务。

  2.5.2 分级管理体制健全

  (1)建设任务:进一步明确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责和目标,明确学校教学管理的主导地位和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改革与健全教学经费分配与目标效益挂钩的分配体制,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2)保障措施:探索分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学校、学院教学管理职责和目标,从严治教,强化管理,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大学院教学管理的自主性,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管理组织,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稳步实现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严格落实本科教学质量责任人制度,学校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教学质量,校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责任人,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学校各部处、党团、工会、学生会等各级组织的工作都应服务于教学,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建立以校长为主任委员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督察;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引导、服务和监督三大职能,制定和完善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目标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教学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学院党政一把手是学院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学院是教学工作的实施单位和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的主体,要在学校宏观规划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本单位的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成立本科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和督导组,负责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与督察,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要经常研究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加强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使教学环节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3.结语

  自2007年3月学校启动实施第二期质量工程以来,工程进展十分顺利,建设了10项国家级和一批自治区级标志性成果,其中国家级成果有特色专业4个、精品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学团队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1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1个、“十一五”规划教材1种、全国高等教育优秀研究机构2个(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成果有精品(重点、优质)专业15门(次)、精品课程16门、教师教育类精品课程10门、重点课程25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实验教学建设示范中心2个、教学团队4个、教学名师4人、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76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西高校优秀教材立项4种、广西优秀教材奖12项、教学成果奖25项(其中一等7项、二等9项、三等9项),学校被评为广西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务处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并在2007年5月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实地考察评估中,有18项一级评估指标获得优秀等级。学校构建并运行的“以校园网和学分制管理模式为平台,由制度系统、组织系统、评估系统、反馈系统等四大子系统组成,具有互动功能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也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我们坚信,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加上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充足的经费支持,学校的质量工程一定能更加稳步地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一定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为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太林、石火学《贯彻2号文件精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02,(4);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1号);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号);

  4.《实施质量工程贯彻〈若干意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质量工程”启动视频会议上讲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