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app四川教育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教育部简报〔2017〕第68期

贫困地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

进入11月,海拔约2800米的四川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已是天寒地冻,但村中幼儿园却暖意洋洋。5岁多的彝族男孩拉马天富一边玩游戏,一边学习普通话,进入小学即可完全跟上课程进度。要是放在以前,他需要八九岁才有机会走入学校,而且因语言障碍,长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

四川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别是藏区彝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针对办学条件差、贫困学生多、贫困家庭就业难等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四川教育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拉马天富坚实的第一步得益于四川在民族特困地区实施的“一村一幼”教育脱贫措施。四川把教育脱贫攻坚作为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彻底从根子上解决贫困问题。

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工程,加快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统筹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民族地区“一村一幼”计划,按照“大村独立举办、小村联合举办”的思路,利用闲置校舍、村级活动室等举办村级幼教点4736个,省财政按平均每村2名双语辅导员、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给予劳务报酬经费补助,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学位不足、双语教学难问题。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民族地区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重大建设项目,按照乡小学60%、初中90%的寄宿率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着力解决“大班额”、“大通铺”、教育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成都双流区教师袁野在甘孜州巴塘县支教已经3年。她用自己的努力为巴塘县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体育教师队伍。

实施贫困学生资助帮扶工程,切实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各级各类资助范围。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把贫困地区城镇纳入试点范围。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对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免除保教费,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学杂费。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特别资助项目,对2016年秋季以来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44万名本专科生、3.41万名中职学生每生每年分别给予4000元和1000元特别资助。发挥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的补充作用,对享受已有资助政策但还存在上学困难的学生进行再资助。

进入11月,海拔约2800米的四川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已是天寒地冻,但村中幼儿园却暖意洋洋。5岁多的彝族男孩拉马天富一边玩游戏,一边学习普通话,进入小学即可完全跟上课程进度。要是放在以前,他需要八九岁才有机会走入学校,而且因语言障碍,长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

四川每年都要从各市州抽调像袁野这样干劲足、责任心强的上千名教师奔赴贫困山区。全省教育系统自觉把教育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落实。

实施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工程,着力解决贫困地区教师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问题。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实施“特岗计划”、地方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四年来共为深度贫困地区县招录特岗教师3256名、免费师范毕业生1900余名,积极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认真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设立农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高海拔工龄补贴,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强化教师培训,在“国培计划”基础上省级每年组织1000人的集中培训,通过团队研修、送教下乡、短期集中、网络研修、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从2016年起实施“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全省选派700名优秀教师到32个藏区县支教,接收300名藏区教师到内地跟岗学习,实行两年一轮换,并组织内地1200所学校与深度贫困地区学校全覆盖结对帮扶,帮助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拉马天富坚实的第一步得益于四川在民族特困地区实施的“一村一幼”教育脱贫措施。四川把教育脱贫攻坚作为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彻底从根子上解决贫困问题。

为此,四川省教育部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两年多时间里为解决教育脱贫攻坚重点问题进行了20多次研究。各地各高校明确专门人员和经费,措施落实到了细微处。每个贫困县,每所贫困学校,都有对口的帮扶单位和帮扶指导教师。两年多时间里,省教育部门向凉山、甘孜、阿坝3州选派支教教师4100余名。

实施职业教育就业增收工程,努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帮助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组织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结对子,支持和资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初中毕业生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近五年累计培养中职毕业生223.
78万人。通过中职学校与企业联合培训、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政策、推荐报考乡镇基层部门等方式,大力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中职毕业初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利用中职学校师资力量,借助农民夜校等平台,重点针对农村产业发展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施农业技术、建筑、电商等培训,帮助掌握至少一门技能,促进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教育脱贫是头等大事

教育脱贫攻坚,要从制度设计与落实着眼。四川从全面解决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出发,制定了《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工作责任分工方案》等4个规划;实施了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等10个计划。这些措施承前启后,明确了教育脱贫攻坚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弥补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短板。

实施高等教育聚力扶贫工程,不断拓展高校参与脱贫攻坚的深度和广度。制定高校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科技优势,采取“每县1所公办本科+1所公办高职+1所民办高校或成人高校”组合,组织全省117所高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结合深度贫困县需求和高校优势,组织高校实施科教协作促产业、战略谋划找出路、立体培训提素质等“十大行动”,
2017年全省高校帮扶到位资金6016万余元,争取社会资金1.09亿余元。实施深度贫困县万名本土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实施单列招生计划、定制培养、本土就业等方式,培养一批留得住的教育、卫生、农技等方面本土人才。

成都双流区教师袁野在甘孜州巴塘县支教已经3年。她用自己的努力为巴塘县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体育教师队伍。

攻坚措施夯实教育基础

四川每年都要从各市州抽调像袁野这样干劲足、责任心强的上千名教师奔赴贫困山区。全省教育系统自觉把教育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落实。

四川藏区、大小凉山等4大连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有9589所,在校学生475.22万人、占全省的31.5%。过去控辍保学责任繁重。

为此,四川省教育部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两年多时间里为解决教育脱贫攻坚重点问题进行了20多次研究。各地各高校明确专门人员和经费,措施落实到了细微处。每个贫困县,每所贫困学校,都有对口的帮扶单位和帮扶指导教师。两年多时间里,省教育部门向凉山、甘孜、阿坝3州选派支教教师4100余名。

针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辍学问题突出的实际,四川督促各地落实责任制,建立112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数据库,建立县、乡、村、学校四级“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就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两本台账,确保适龄儿童“都上学”。今年秋季,全省小学入学率为99.78%,初中入学率为99.45%,提前实现“十三五”目标。

教育脱贫攻坚,要从制度设计与落实着眼。四川从全面解决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出发,制定了《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工作责任分工方案》等4个规划;实施了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等10个计划。这些措施承前启后,明确了教育脱贫攻坚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弥补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短板。

在四川,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国家资助政策范围优先资助;在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建立起不低于300万元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近3年来,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助资金387亿元,每年受益学生1000余万人;筹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9.11亿元,发放4.66亿元、救助64.46万人次。

攻坚措施夯实教育基础

在四川贫困地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离家远的学生不仅能上学,还可以住校,还有生活补助。这一切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为改善基础条件薄弱学校,四川过去5年累计投入260多亿元,累计开工建设校舍面积1158.63万平方米,累计完成设施设备采购金额52.4亿元,使全省近1.7万所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办学基本要求,达标率96%。“一村一幼”累计开办幼教点4812个,招收幼儿19.7万人,基本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幼儿就近入园。

四川藏区、大小凉山等4大连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有9589所,在校学生475.22万人、占全省的31.5%。过去控辍保学责任繁重。

在甘孜州丹巴县,所有中小学都可与成都知名学校同步上课,这是四川探索建立的优质学校对薄弱地区学校帮扶机制。到去年年底,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5%,有91.6%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全省班级多媒体覆盖率达74%;2.2万余所学校、10.8万个班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近50万名教师、400万名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让90%的教师和7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网络学习空间。

针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辍学问题突出的实际,四川督促各地落实责任制,建立112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数据库,建立县、乡、村、学校四级“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就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两本台账,确保适龄儿童“都上学”。今年秋季,全省小学入学率为99.78%,初中入学率为99.45%,提前实现“十三五”目标。

在甘孜州白玉县,四川旅游学院教师杜臻贤开展的特色筵席制作等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总是报名者众多,因为有手艺就有致富机会。

在四川,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国家资助政策范围优先资助;在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建立起不低于300万元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近3年来,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助资金387亿元,每年受益学生1000余万人;筹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9.11亿元,发放4.66亿元、救助64.46万人次。

培养出一个人才,就可带动一个家庭;解决一个人就业,就可以让一家脱贫。四川着眼于教育脱贫攻坚成效,加快贫困地区人才培养。

在四川贫困地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离家远的学生不仅能上学,还可以住校,还有生活补助。这一切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为改善基础条件薄弱学校,四川过去5年累计投入260多亿元,累计开工建设校舍面积1158.63万平方米,累计完成设施设备采购金额52.4亿元,使全省近1.7万所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办学基本要求,达标率96%。“一村一幼”累计开办幼教点4812个,招收幼儿19.7万人,基本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幼儿就近入园。

四川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学技能、增能力、促脱贫的作用,推进深度贫困县职教攻坚计划。最近两年,四川整合职教资金6亿多元支持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建设,受益学校近百所,提升专业点近800个;在对中职学生实施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的基础上,再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年级学生给予每生每年1000元的生活费补助。

在甘孜州丹巴县,所有中小学都可与成都知名学校同步上课,这是四川探索建立的优质学校对薄弱地区学校帮扶机制。到去年年底,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5%,有91.6%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全省班级多媒体覆盖率达74%;2.2万余所学校、10.8万个班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近50万名教师、400万名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让90%的教师和7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网络学习空间。

四川将“9+3”免费教育资助政策扩展到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增惠及5万余名中职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四川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推动贫困家庭学生实现了免费“学技能”“促脱贫”。

着眼人才培养促脱贫

全面启动的四川本土人才培养计划,以“定向招、培养好、留得住”为目标,在2020年前将为深度贫困县招收、培养10000名紧缺专业实用型人才。同时实施特殊政策招生计划,推动了民族贫困地区中高职衔接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在甘孜州白玉县,四川旅游学院教师杜臻贤开展的特色筵席制作等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总是报名者众多,因为有手艺就有致富机会。

今后在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针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四川每年将至少组织2000人参加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创业”培训;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本专科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连续资助直到学业结束。

培养出一个人才,就可带动一个家庭;解决一个人就业,就可以让一家脱贫。四川着眼于教育脱贫攻坚成效,加快贫困地区人才培养。

四川的这些具体举措极大地保障了教育公平,确保了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标本兼治,不落下一户一人。

四川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学技能、增能力、促脱贫的作用,推进深度贫困县职教攻坚计划。最近两年,四川整合职教资金6亿多元支持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建设,受益学校近百所,提升专业点近800个;在对中职学生实施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的基础上,再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年级学生给予每生每年1000元的生活费补助。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四川将“9+3”(义务教育之后可享受3年免费中职教育)免费教育资助政策扩展到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增惠及5万余名中职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四川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推动贫困家庭学生实现了免费“学技能”“促脱贫”。

全面启动的四川本土人才培养计划,以“定向招、培养好、留得住”为目标,在2020年前将为深度贫困县招收、培养10000名紧缺专业实用型人才。同时实施特殊政策招生计划,推动了民族贫困地区中高职衔接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今后在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针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四川每年将至少组织2000人参加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创业”培训;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本专科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连续资助直到学业结束。

四川的这些具体举措极大地保障了教育公平,确保了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标本兼治,不落下一户一人。

责任编辑:朱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