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意见》出台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政策要点以及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这些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引导全市初中学校树立正确育人观念,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制度改革,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教基二[2014]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二、基本原则
坚持方向性,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指导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坚持客观性,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坚持公正性,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三、评价内容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2.
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3.
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4.
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5.
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
高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四、评价程序 1.
写实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在成长过程中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一般性的活动不必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
2.
整理遴选。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学生要签字确认。
3.
公示审核。遴选出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着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要对公示后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签字。
4.
形成档案。各省要对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格式提出基本要求。学校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档案主要内容:①主要的成长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②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在学生毕业时撰写的简要评语;③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
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有些活动项目学生没有参加或事迹不突出,可以空缺。规范和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后,学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教师评语要客观、准确揭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要对学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
5.材料使用。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高中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五、组织管理 1.
加强组织领导。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各省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加强指导,协调各方面专业力量,为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和帮助。要加强培训,提升校长和教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要加强管理,可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省为单位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为招生录取工作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要加强督导,把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评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2.
坚持常态化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规章制度,明确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整理有关材料,避免集中突击。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学生组织的作用。
3.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建立公示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建立检查制度,对档案材料真实性进行抽查。建立申诉与复议制度,对有争议的结果重新进行审核确认。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各省要提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制定具体办法,于2015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参照本《意见》制定实施办法。
教 育 部 2014年12月10日

问1:国务院文件印发后,社会各界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

答: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近期,《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要求2014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校强化素质教育理念,形成实施素质教育长效机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引导社会和家庭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质量观,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该评价工作从2002年开始,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但还存在评价要求各地不一、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这次改革重在进一步规范,确保程序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准确。

二、基本原则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意义重大。首先,将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激发潜能,主动发展,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兴趣,在社会实践中经受锻炼,全面提升德智体美各方面综合素质。其次,使人才选拔标准更加全面,方式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合一。

导向性原则。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对教育观念、质量观念、教育教学行为的正确引领作用,引导学校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全面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问2:《意见》政策性、专业性很强,请介绍一下研制过程?

客观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和典型事例做客观记录和写实性描述,原原本本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表现和成长状况,不评论、不鉴定,不贴标签,不下结论。

答: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研究、谋划与高中新课改同时起步,至今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在这期间,研制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了相关国际比较研究,对各地中小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对有关重大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问题,组织开展了全面论证。二是规划纲要颁布后,即组织思想品德、科技、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教育教学专家,教育评价专家、心理专家,高中校长、教师等,参与文件的研究起草。三是召开十多次征求意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向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征求了意见,反复修改,十几易其稿。国务院实施意见以及两省市试点方案发布后,根据社会各方面意见,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细化了有关要求。

发展性原则。坚持全面发展,把握学生个性特长,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发现、发展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进步。

问3: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自我写实和描述为主要评价方式,同时发挥教师、学校、家长等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答:《意见》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方向性原则,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二是指导性原则,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三是客观性原则,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四是公正性原则,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发掘学生个性潜能,加强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问4:综合素质评价主要评什么?评价内容如何做到可考察、可比较?

激励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勇于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答: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意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明确了每个方面的考察重点。如在思想品德方面,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如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的情况。再如在艺术素养方面,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公正性原则。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程序科学、结果公正。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有要求的,如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有社会责任感等,这些要求比较抽象,难以直接把握。为此,《意见》强调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的行为表现,特别是通过学生在有关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反映其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如思想品德方面,不仅要看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还要看参加的次数、持续时间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是可以考察、可以比较的。

三、评价内容

问5:综合素质评价应遵循什么样的程序?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学生道德认知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包括理想信念、行为习惯、遵纪守法、勇于担当等方面的表现,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志愿服务或公益劳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答:《意见》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的五个程序: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材料使用。五个程序前后连贯,环环相扣。同时对每个程序的时间、责任主体等相关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如写实记录由学生自己填写活动记录单,教师做指导,不是代替学生记。要及时记录,突出重点,注重写实。再如整理遴选在每学期末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遴选出来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学校要进行公示,相关教师要签字确认。这些规定非常明确具体,旨在规范评价过程,避免各行其是。

2.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以及学以致用情况。重点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各学科的学习态度、学科优势、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地方课程、研究性学习经历和表现情况。

问6:综合素质材料使用非常重要,对此有什么具体规定?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记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参加体育运动的经历及表现水平、体育运动特长、参加日常体育锻炼的情况。

答:关于材料使用问题,《意见》做出了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用于学生教育时,由高中学校进行。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及相关事实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学生可以在成长事实的记录中,不断发现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体验成长的快乐。二是用于高校招生时,由招生院校进行。高等学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高中教师不参与,有利于评价的公平公正。

4.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的表现及参加艺术活动取得的成绩、具有的特长等。

问7:请问如何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信?

5.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中的情况,包括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事训练、研学旅行、参观体验与社会调查、科学探究、创造发明等。重点记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成果、调查报告等。

答: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信问题很关心。《意见》对此作了系统设计。

四、评价方式

一是在评价内容上,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作为考察的重点,特别是强调通过参与相关活动情况及其成果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内容可考察、可比较、可分析。

按照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主体性、激励性、发展性、过程性原则,采用“客观记录+写实记述+材料佐证”的方式,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生自我记述、教师综合描述、相关事实材料清单等八方面进行记录,并以《延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呈现,作为高中招生录取依据。各初中学校将每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分别以A、B、C、D四个等级呈现,思想品德维度不限比例,其余维度A等级占本校毕业生数的30%,B等级占55%,C等级占15%,严格控制D等级。初中素质教育示范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A等级学生比例可适当提高到35%,C等级降至10%。五个维度中,两个B级以下者省级示范高中不予录取,一个C级以下者省级标准化高中不予录取,两个D级者普通高中不予录取。

二是在评价程序上,突出写实记录、公示审核等,要求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并以事实材料为佐证,做到有据可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在学校显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审核并签字。学校最后审核把关。

五、评价程序

三是在组织管理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四项监督制度,即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

1.写实记录。各初中学校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制度,研制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每学期末,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和典型案例材料及其它相关材料计入学生成长记录袋。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材料形式可采用文字、照片、录像等多种方式。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做好自我陈述报告,按照《延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内容及时做好记录。

问8: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如何具体组织实施?

2.民主评定。学校要采取过程记录、测评结合、民主评议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等五个发展维度,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议相结合进行评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评中学会评价分析和交流、合作与分享等,了解自我,明确发展努力的方向。

答:首先,教育部将组织开展省级主管部门的培训,加强对各地的指导。总结推广各地改革试点经验,不断提高实施水平。

3.公示审核。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外,用于录入档案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其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研究提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制定具体办法,报教育部备案。要统一高中生综合素质档案基本格式,建立电子化管理平台,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为招生录取工作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4.信息录入。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事实材料、活动记录、学生自我记述、教师综合描述等内容,在公示无异议后,由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有关教师审定后签字确认,再由所在学校统一录入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后生成的电子档案,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均有权查看相关内容。

最后,高中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规章制度,明确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整理有关材料,避免集中突击。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方便使用。

5.形成档案。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以信息管理系统生成的数据库和纪实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档案主要内容有:①主要成长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②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综合描述评语。③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

综合素质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学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教师综合描述文字要客观、准确揭示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要对学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有关材料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后不得随意更改。

六、结果应用

促进学生成长。学校、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客观写实记录及相关事实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状况,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自我改进,自我激励,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优化办学模式。学校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此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内外教育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素材。

引导家校共育。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家校沟通,落实家庭教育责任,助推家长和社会逐步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积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招生录取依据。高中学校在招生时,切实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录生依据的做法;将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及其潜能考核最后等级,作为招生的重要依据。

七、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综合素质评价组织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负责”。按照《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市教育局在省教育厅领导下,统筹全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细则。市教研中心具体组织、指导全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县区成立由教育行政、教学研究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辖区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定辖区内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研制不同年段的评价内容或细则;负责辖区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监督、推进,以及咨询、投诉和复议等事宜;建立与省、市级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络连接的管理平台。

2.明确责任主体。学校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实施工作。要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和各项目评定小组,具体负责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要制订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公示、展示制度,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规章制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资料库。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整理有关材料,并及时做好资料归档工作。要按照时间节点录入信息数据,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资料。

3.强化宣传监督。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宣传,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要加强过程监控与工作评估,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监督。要建立检查制度和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八、保障制度

1.建立资料审核制度。对相关社会机构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和记入档案的比赛活动项目、荣誉称号及一些重大事件等,学校要通过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确认,严格管理信息录入工作。

2.建立信誉等级制度。对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质量抽查,抽查率要达到辖区学校的50%,并对抽查学校进行等级评定,每年评定一次。

3.建立公示申诉制度。学校需要在全校公示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记入综合素质档案的学生信息都要公示;对有必要明确的信息,可对相关情况知情人进行问询;对公示的综合素质档案内容如有疑虑或发现不实,可向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报投诉,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组织调查并公布结果,对有争议的结果进行申诉与复议。

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市教育局每年不定时对各县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及学生成长记录进行抽查,对弄虚作假、造成工作失误的责任人或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对集体造假的学校或社会机构等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

九、其他事宜

由外省市转入我市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经所在县区教育局认定后,由转入学校导入信息管理系统。

附件:延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