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学制改革要避免急功近利

学制改革一直是两会热点。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宿州市农科院研究员杨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应该缩短学制,小学可缩短为5年,3年高中可缩短为2年。”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莫言在4日也公开呼吁,提议学制改革,缩短学生教育年限,将现行的“六三三”改为“十年一贯”。学制改革再次被抛出,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压缩12年基础教育学制、打破原有“633”学段划分、推行9年一贯制教育……近年来,关于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的呼声不断,声音众多。

目前我们大学还没有真正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也就无法实现。”今天,在省教育厅召开的《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年)》座谈会上,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表示,山东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目前12年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太长?笔者认为,应该从12年学制有没有水分,或者12年学制能不能“去库存”的角度来思考。当前小初高“六三三”学制内含了天然学段断层以及跨越教育断层的准备时间,即应试时间。初三的中考备考大约在4-6个月时间,高三则几乎用一年来准备高考,这种机械重复的备考对于人才培养效果较差。从此方面讲,学制改革应该侧重于应试指挥棒功能的消解,以及教育本真育人面貌的复原。但是学制改革本身能否撬动应试教育改革?能否消解当前盛行的应试之风?尚需慎重思考。

日前,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教育界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专家看来,将现有的12年学制进行压缩,不能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学制改革的关键是调整课程架构和教育理念。

齐涛表示,现在实行的学分并非真正的学分,只是学校开设的课程赋予相关的学分,学生只要按规定上完这门课,并通过考试就可获得相应的学分。真正的学分应该是根据学生选择的课程,获得的学分,决定其上学、毕业的年限和学生最终的专业方向。

缩短学制能不能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缩短学制,提升人才培养效率,让学生早些毕业,创造价值,是学制改革倡导者的重要佐证和论断。缩短学制能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放在基础教育学段的本质属性上去考虑。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基础性,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培养合格公民是重要目标。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内蕴的是人才成长的基石,故基础教育培养的不是专业人才,而是为其奠基。奠基工作是缓慢和不易外显的,是急不得的。从世界各国所采用的基础教育学制来看,12年学制比较合理,能够进行较为扎实、从容的基础培养工作。通过缩短学制来加速人才的成长在国外有成功的案例,但对象大多是超常儿童,面向一般儿童少见成功案例。

12年学制能否被压缩?

据了解,山东在今后5年将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不同高校之间开展跨校选课和校际学分互认,推进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制。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转学、提前毕业、选修高学段课程、转换专业等给予支持;为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提供培养条件;支持高中与高等学校在优异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方法教育,鼓励学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实验。

学制改革是一个教育真问题,也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特别是教育治理改革层面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么多年的改革多侧重育人模式和教育内容,并未深入开展学制改革的研究,致使现在争论太多、难达共识。“剩男剩女”“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也被人为地直接与学制改革关联,认为学制过长是诱因。这种功利化绑架很容易造成教育的短视,学制设置不是为解决学生的学习负担、高昂学费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教育过多地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重任,那么就容易使教育偏离方向。“急功”只能达成“近利”,不可长远,还容易造成教育的异化。

——10年完成教育任务尚无科学依据

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将加强沟通衔接。大学教师参与中小学教学活动,普通高中可根据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包括技工教育在内的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的学习渠道,建立不同类型学校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搭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的桥梁。

对于学制改革这个真问题要不要尝试破解?答案是肯定的。学制说到底还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学生客观上是分层的,分层的学生客观上对学制有着不同需求。有两种思路可以考虑:一是在高中阶段尝试弹性学制,主要通过学校的学分管理来实现。目前高中的学分管理还是实行的学年学分制,即学完三年、修满学分,方可毕业。可尝试将学年学分制改为完全学分制,允许部分修满学分的孩子提前毕业;二是消解考试指挥棒功能,贯通人才培养阶段。比如初高中一体的“2+3”一贯制,初高中贯通,五年完成。五年整体设置中学课程,构建三级扁平的一贯课程,研究整体育人模式。建立对口直升,允许一部分学生不用参加中考,在初二学业结束后进入高中,修习衔接课程,完成学业过渡。

将中小学阶段的十二年学制改成十年,缩短学生的受教育年限——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引发热议。

山东省将鼓励高等学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探索建立校际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持高校组建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别的教学、研究组织。

学制改革喊了多年,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全面推进改革,不论是外部的社会环境,还是教育的内部准备都尚不充分。其论证之路、试点之途尚远。但无论如何,学制改革一定要基于学段的根本属性、根本任务以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去思考,不能以功利之心将诸多社会问题一股脑附加给教育,这不公平,亦不合理。

在中国现有学制下,学生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16年的时间,在不少人看来,在校时间过长,不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关于缩短基础教育学制的呼声一直存在。

更多信息请访问: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将原本的12年学制缩短为10年或者更短,这样的调整科学么?

“如果仅从学生是否能将教材学完来衡量,将学制压缩至10年可能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只从这个维度看问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看教育任务是否完成。”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说。

唐盛昌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树人”,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他说,“现在我们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教育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用10年就能完成教育任务的说法欠缺理论依据。”

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也分析称,人的成长分为身体和心理两方面,12年基础教育是慢速成长,不是把成才作为唯一目的。缩短学制,让大量心理尚不成熟的孩子进入社会,并不科学。

“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像小升初、初升高的这种‘强选拔’过程没有改变,那么压缩学制根本无法解决现存问题。”在唐盛昌看来,目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经济负担大等问题不是12年学制本身造成的,压缩学制并非解决途径。

资料图:6月9日下午,大批考生从南京一处高考考点内轻松走出。当日,随着江苏等地2016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结束,中国高考落下帷幕。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633”学段设置是否应打破?

——学段划分可做多种尝试

除了是否缩短基础教育时间,近年来,学制改革的另一个焦点还集中在学段划分的问题上。

中国基础教育现行的学制普遍是“633”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样设置是否存在缺陷也一直是教育专家探讨的课题。

“现在的孩子真正独立思考,形成独立的世界观是在初三、高中,但我们现在的学制把这个阶段割裂了。”唐盛昌认为,目前12年的基础教育如何分段值得重新考虑,应认真研究如何让合理的学制在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给予支持。

他强调,很多国家是多重学制,包括“543”、“633”、“444”等等,美国、加拿大有不少学校都推行了“444”,中国有没有地区可能尝试“84”或“444”学制值得探索。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王本中也分析,高中4年制的设置有一定合理性,可以探索高中“3+1”的模式,让学生在最后一年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或者基础教育等,在高中阶段进行学生分流。

“4年制高中教育目前全面推广还不成熟,因为这意味着9年义务教育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唐盛昌强调,目前针对哪一种学段划分更合理尚不能给出定论,但是否在全国设置统一的学段划分?还是让不同省份自行决定?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贯制”该怎么推?

——可多种方式试点 师资配备需跟上

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始推行9年一贯制教育,部分学校甚至开始尝试12年一贯制学制或初中高中6年一贯制学制等。一贯制教育究竟有何优势?在基础教育中又如何落实?这些问题都引发广泛讨论。

“12年基础教育学段划分过多是就把教育复杂化。”吴颖惠认为,目前应当积极推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她强调,让学生受到连续教育与评价将是未来一大发展趋势。

“如果能够落实一贯制教育,基础教育中很多重复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省去,对学生培养有积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表示。

顾明远认为,目前,从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国情来看,推行9年一贯制更有操作的基础,但6年一贯制、12年一贯制可以并行。

“打通初高中对于师资的培养也是有利的。”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熊永昌认为,如果初高中没有打通,初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是中考,也没有高中教学经历,学科视野会变窄,不利于教学。

“师资配备仍然是一大问题。”顾明远强调,落实一贯制需要将小学与中学老师的培养连贯起来,如何完成这一任务是未来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什么是学制改革的核心?

——调整课程架构和教育理念

“我们在基础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教育培养模式与观念的落后。”顾明远在研讨会上这样指出。

在不少专家看来,课程架构和教育理念的调整才是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的核心。

例如,熊永昌强调,讨论学段划分,要有课程内容和教学体制的变化作为支撑,否则简单切割,没有任何意义。同时,学生在现行的基础教育制度中没有足够的自主选择性,未来是否要为此留出更多空间值得研究。

唐盛昌表示,现阶段要研究整个课程架构的改变,要令课程更具有探究性、现代性、选择性,并且实现数字化。如何打破高中阶段必修课的限制,令课程具有高度选择性也是关键。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使教育内容现代化,中国的教育如何跟上国际潮流?这12年里,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唐盛昌强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