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让教育之光普照

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五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近两个月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带领中央媒体记者们走进江苏、河南、甘肃、贵州等地,感受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在走访过程中,最令人动容的,不是高大上的教学设备或丰富多彩的课程编排,而是日益改善的午餐,农村娃娃脸上幸福的笑容,以及乡村教师们多年如一日的坚守。这一幕幕就像冬日里的暖阳,驱散阴霾,映照心灵。

“村里新办了幼儿园,条件好还免费。”看着孩子嬉笑玩闹,甘肃省静宁县祁川村的曾客飞喜上眉梢。

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补齐短板、填平沟壑,实现教育的公平,不只是几个文件、几句口号,而是一项艰巨且又迫在眉睫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全球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从安徽老家到江苏南京打工,本以为孩子转学会遇到不少麻烦,没想到手续办得这么顺利。”安徽省霍山县的张荣强喜出望外。

采访中,我们看到,在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庞大的江苏,随迁子女已经享受到了与本地孩子同等的待遇,自2013年起他们就可以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在贵州省瓮安县永和小学,2012年开始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让土豆烩瘦肉、白萝卜炒牛肉、蘑菇排骨汤成为常见的午餐;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平峰镇李岔村,大山深处的教学点彻底告别了火炉取暖的时代,孩子们在装上暖气的教室里学习,让这个冬天特别温暖……

“初中毕业后,一度想出去打工,幸好赶上免费中职教育,我才能继续读书。”在四川省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学汽修的叶雪对未来充满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解决贫困,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教育。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无论是在偏远山村还是繁华都市,孩子们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真切的获得感,都是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 ,补齐短板,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面对城乡教育差距、东中西部教育差距、校际差距、群体教育差距等不平衡现象,国家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教育的倾斜力度,把解决最贫困地区、最薄弱环节、最弱势群体作为重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利好政策持续推行。国务院日前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全面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教育的短板,关键就在贫困地区这个底部。

一项项、一条条,教育资源正在得到优化配置,教育公平正在一步步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美好未来奋力奔跑,这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在河南省中牟县城东路小学,一幢崭新漂亮的四层教学楼已经投入使用。校长郝瑞说:“原来的教学楼是上世纪90年代村民集资修建的,地上墙上多处有裂缝,孩子在里面上课,总是让人提心吊胆。现在,孩子们不仅能在安全舒适的教室里上课,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也一应俱全。”

城东路小学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这一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改薄”自2013年12月启动实施以来,规划新建、改扩建校舍约2.2亿平方米,购置教育仪器设备约1066亿元,惠及全国2600多个县的近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其建设资金投入量之大、项目涵盖范围之广、受益学生覆盖面之多,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土豆牛肉、酸辣椒炒肉、西红柿鸡蛋、筒骨萝卜汤”……贵州省惠水县长田中心小学食堂门口,张贴着周一到周五的供餐食谱。“每餐都是三菜一汤,菜谱一周一换。”六年级学生向梅霞说,“我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在学校吃营养餐。”

从2011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从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做起,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目前营养改善计划已实现国家扶贫开发县全覆盖,受益学生3700多万人。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跟踪监测显示,项目地区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逐步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项项改革举措、一组组数据见证着近年来教育成果惠及贫困地区的成绩: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建立,5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达4.25亿人次;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教育经费可携带”,全国1400万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纳入“两免一补”政策范围;2017年排查出的1.88万名辍学农村留守儿童,基本都已复学……

穷校摘穷帽,学生露欢颜。补齐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其实就是守住了民生的底线,守住了教育的公平与社会的公正。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亿万群众内心的呼唤。

教育要均衡发展,就要解决地区不平衡问题。得益于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来自重庆云阳县上坝乡的学生万方玉,走出闭塞的大山,圆梦北京大学。

像万方玉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国家从2015年起将新增招生计划主体全部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3年来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共安排90余万人,相当于为中西部地区增建了近百所万人大学。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每年的招生名额也从1万人增至9.6万人,累计录取学生37万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教育要均衡发展,还要解决城乡差异问题。湖南省长沙市育新小学近年来与邻近村小跳马小学“结了对”。“从育新小学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跳马小学教师杨思瑶说。

制订城乡统一的学校建设标准、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实现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完善城乡统一的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截至2017年底,全国2379个县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占县级行政单位总数的比例接近82%。

教育要均衡发展,也要解决大城市择校择班问题。得知孩子只能进附近的“非名牌”小学时,山东济南的徐丽有点失落,可开学后,她欣喜地发现,孩子的班主任竟然是名校老师。得益于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等机制创新,如今家长学生“舍近求远”的现象少了很多。

2014年,一场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大会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全面打响。从重点监测的24个大城市来看,2014年至2017年,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比例一直稳定在97%以上;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比例稳定在95%以上。

公平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从农村到都市,从西部到东部,在中国大地上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均衡的教育,这样的梦想正在实现。

提升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如果说公平是教育的起点,那么质量就是教育的生命线。

“曾经,缺硬件、少资金、网络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现在,宽带网络、班班通、资源平台等都已经配备齐全。”云南省临沧市忙令小学的校长李华灿高兴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直接服务近1亿名农村中小学师生,全国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解决了边远地区教学点开不齐、开不好课的问题。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全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在陕西汉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走进小学生的课堂,从泥塑造型、勾画脸谱,到木偶组装、表演唱腔,孩子们在模仿与创作中,感受文化、传承文化;在山东潍坊,初中课堂是五六人一组的“研讨”,学生们成为主角,在老师的指导下,合作学习、独立总结……种种举措,无不传递出培养综合素质、重视兴趣爱好的育人导向。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012年至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95亿元,支持实施“国培计划”,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职业院校教师等1008万人次;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同年8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2018年初,《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要求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人民群众对好老师的期盼正在实现。

站在“由大向强”的飞跃关口,抬高底部、缩小差距、提升质量,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国家的责任,也是百姓的心声。期待教育能给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董洪亮
赵婀娜 张 烁 丁雅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