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邱勇: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致辞

教育部简报〔2018〕第34期

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致辞


图片 1

在这芳华吐露、春意盈盈的四月,我们迎来了清华大学的107岁生日。我谨代表学校向海内外广大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接受中央专项巡视和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入校检查,成功召开清华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过去一年,学校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全球战略实施,持续提升一流大学建设水平,各项事业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攻坚任务,全面实施本科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成立大类培养领导小组,聘请16位大类首席教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为宽广的空间。在全校范围内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重构,降低总学分,设置自主发展课程,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成长路径。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有学术潜力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首次设立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成立教师发展中心,鼓励教师倾心教育教学。

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大学是创新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大学要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创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学校以学科交叉、军民融合、前沿部署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2017年,学校先后成立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3个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和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2个交叉实验室,并通过教师跨院系兼职、交叉学位授予制度和设立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专项基金等举措,着力打破学科壁垒,切实推动全校跨学科交叉研究。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将有力提升学校学术创新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2017年,学校作为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7年,学校获国家社科类重大项目共16项。

全球战略深入实施。开放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特征。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以更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与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是一流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2017年2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的共同见证下,清华与米兰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建设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协议。2018年4月17日,中意设计创新基地正式启用,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同时挂牌,中意两所高校将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创新中心。2017年4月,清华发起成立第一个由中国高校牵头的高级别国际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2018年4月,亚洲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应邀出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亚洲大学崛起”教育圆桌会议。第一份亚洲大学联盟高等教育年度报告将于今年7月发布。2015年建立的全球创新学院是中国高校在美国建立的首个教育科研平台,2017年9月,全球创新学院教研大楼正式落成启用。

“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大举措。2017年,清华大学正式发布了“双一流”建设方案,构建了学科领域、学科群、学科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明确4大学科领域以及28个学科群和学科的重点建设名单。学校成立临床医学院和科学史系,进一步完善整体学科布局。实施文科建设“双高”计划,建立文科资深教授制度,评选首批18位文科资深教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21个学科获评A+。学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2017年4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2017年,有8位在职教师当选两院院士。

过去一年,学校的各项工作全面、有序、协调推进,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迎来107周年校庆的清华大学充满了生机、活力。百年积淀厚,清华正芳华!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清华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清华大学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综合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改革任务做细做深做实,努力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在所有清华人的共同努力下,清华大学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展现新气象、开启新征程、取得新成绩!

图片 2

清华大学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

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教育教学改革40条,深入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召开教育工作讨论会,以“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深入研讨,召开校级交流研讨会、专题报告会、专题调研会40余场,院系教学讨论会近60场,形成30余项具体行动方案。实施大类招生,将49个招生专业合并为16个大类,全面推行大类培养和管理。大力推进通专融合,在全校范围内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重构,对全校所有本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大纲进行修订。降低总学分要求,提高课程挑战度。充分发挥优质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启动“标杆课程”建设。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沟通能力。全面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选拔学术志趣浓厚、具有创新潜力的优质生源。以“项目制”扎实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立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工程综合创新能力的高端科技领军人才。

全面启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以促进学科交叉、军民融合、前沿科学部署、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开展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瞄准跨大学科、跨大领域前沿问题开展学科交叉合作,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大数据研究中心、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等。先后出台和修订《关于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指导意见》《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等,为学科交叉提供制度保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建设,力争通过长期奋斗突破技术短板。制定并实施《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清华大学出版合同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处置尽职调查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手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突出学科优势,构建“学科领域—学科群—学科”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对学科发展规划进行重新部署,制定文科“双高”计划、工科“双T”计划和理科“双E”计划。

深入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流教师队伍。把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突破口,构建以分系列管理、准聘长聘制度为核心的教师队伍管理体系。持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鼓励青年教师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明确教研系列助理教授均可指导博士生。全面推行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加大顶尖人才引进力度和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优秀教师的支持力度。强化育人导向,推动高水平教师上讲台,鼓励引导长聘教授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一线,要求教研系列教师至少40%的工作量用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另有不低于5%的工作量用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指导工作。努力缩短师生距离,设立师生开放交流时间,全校学生可以在此时间内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已有1800余位教师参与。设立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年度教学优秀奖,表彰倾情投入教学、教学效果在师生中享誉度高的一线教师。加大教师职业发展支持力度,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完善教师教学培训体系,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现教师教学培训全覆盖。

持续推进全球战略实施,提升国际影响力。发布实施学校首部《全球战略》,致力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发起成立亚洲大学联盟,与华盛顿大学、微软公司合作在西雅图创建全球创新学院,与米兰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起首届国际工程教育论坛,共同谋划工程教育的未来发展。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东南亚中心,在智利筹备建立拉美中心,持续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目前,已与50个国家的280所大学签署校级合作协议,吸纳来自128个国家的3500多名国际留学生。2017年,学校14000多名师生前往104个国家和地区交流访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