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中国教育向前跨了一大步

十年蓝图,励精图治。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原标题: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综述: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征程。2012年11月,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与重大任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成为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5年间,从中央到地方,从东部到西部,大幅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如今,时间已过半,教育规划纲要中期评估传来好消息:纲要实施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世界上的位置明显提升,已跨入中等偏上行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新一轮改革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实现崭新跨越。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重大突破,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现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总体实现,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一些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国务院

2013年5月,教育部对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进行评估认定。迄今,全国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达1124个,其中京、津、沪、苏、浙5省市已整体通过评估认定。

贵州省思南县大河坝镇泥溪村的农民王凤,不敢想象自己的孩子能在窗明几净的幼儿园里学跳舞、学文化。“没想到老家也有和城里差不多的幼儿园!”王凤说,在这所大山里的幼儿园开办之前,孩子只能跟着老人下地干活,玩累了就在田坎边睡一会儿。山里的孩子也能上幼儿园,这得益于我国教育公平迈出的铿锵步伐。

2017年1月10日

这是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从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到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教育公平承载着民众的期盼,更接受着改革的挑战。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不断缩小教育差距。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资源大幅拓展,2014年全国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比2009年增长51.9%、52.4%,“入园难”得到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2014年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比2009年提高18.9%、56.3%;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国已有超过1/3的县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择校热”逐步降温,19个副省级以上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7.9%、公办初中达95.4%;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保持在80%左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200多万名学生。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已覆盖91.5%的学生,中职吸引力不断增强。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15.3个百分点缩小到2014年的6个百分点,2015年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7.5万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机会明显增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全覆盖,2014年全国共资助8500多万人次、资助总额超过1400亿元。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5年间,国家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突出存在的“短板”,编织教育公平的保障网。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100多亿元,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
校办学条件和中小学(微博)校舍安全状况;累计安排资金43亿元,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29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
加高考(微博)政策,涉及考生近8万名;累计资助各教育阶段学生(幼儿)4亿人次左右,为3200多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改善营养膳食;实施城乡统一“两免
一补”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钱随人走”惠及近130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

“我选考政治、历史、化学,扬长避短,不用再为学文科还是学理科纠结了。”浙江省海宁市高二学生范梦燕脸上露出了笑容。从原来“被选择”到现在“主动选择”,范梦燕的幸运来自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5年来,教育体制改革在“深水区”平稳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从教育规划纲要诞生之日起,实现教育公平就是改革的终极使命。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系统推进,实施高校与中小学合作育人、科教协同育人,加快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完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分类考试、综合评价的考试制度加快建立,以公平为基本导向的考试招生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高考综合改革开始“破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一、以新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

人民有期盼,公平就不会止步。在实现全国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80%的基础上,义务教育“全纳入”的目标知易行难;在高考加分大幅“瘦身”后,地
方性加分如何规范、高考移民(微博)如何根除仍待检视;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的基础目标实现后,校长教师交流等软件均衡如何实现亟待提速……

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初步实现各学段有机衔接,修订了《中小学生守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体育美育,中小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

发展环境。

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我国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各类培训达到上亿人次,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普通本科高校5年累计输送近2000万专业人才,截至2015年7月,全国学生创业及参与创业42.3万人,同比增加6.8%,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5年来,高校承担了79.9%的科学基金项目,近70%的“973”项目,用全国7.6%的研发经费,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创新性科研成果,并累计提交政策咨询报告4万多篇。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持续向好,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秦龙,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已有30多年,如今成了西北政法大学(微博)兼职教授。

我国教育保障能力切实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10种师德禁止行为和高校教师师德的7条红线,统一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育投入实现历史性突破,2012年,如期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2014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2.64万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多。

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进入均衡发展新阶段,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前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确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升,继续教育持续发展,全民终身学习的态势初步形成。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学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表现良好,我国成为国际工程联盟本科教育互认协议成员,一批高校和学科世界排名显著提升。

课堂上,王秦龙用近300个案件作教材,对鲜活案例逐一剖析讲解。“检察官教授讲课确实不一样,实用又新鲜!”一位叫张方舟的学生对记者说。

宝贵经验,优异成绩单这样炼成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有所缓解,国家助学制度更加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改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

通过拓宽教师来源、加强社会实践等途径,我国高校课堂正在打破一成不变的传统模式,育人质量有了显著提升。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年间,各级各类教育都以提高质量为己任,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创新探索。

教育规划纲要是一张宏伟的蓝图,涉及中央50多个部门,涉及省、市、县、乡多个管理层级,涉及各级各类学校,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利益调整……如此庞大而复杂的“施工图”,是如何有效运转、徐徐展开的?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何种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职业学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培训上亿人次。普通本科高校累计输送2000多万名专业人才。高等学校牵头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产出了一大批服务国家战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成效明显。

在学前教育阶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制定出台,防止“小学化”的科学保教理念日益普及;在基础教育阶段,品德、学业、身心、兴趣特长、学业
负担等5个方面的20个关键性指标综合考察学生发展状况;在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促进了应用型技能人才成长,“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
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序展开;在全国600余所高校,瞄准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越计划”稳步推进,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4个学科
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机制释放活力。

——优先发展,众人拾柴形成合力。

教育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教育投入实现历史性突破,2012年首次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生均拨款制度逐步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评价体制、保障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一些重点领域和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现代教育督导体系进一步完善。

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5年间,一系列教育标准和引导措施陆续出台,内容涵盖教师、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学生素质评价等方方面面,教育改革与发展正在良性规范的轨道上,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推动教育规划纲要落地生根,关键是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贯彻落实机制。2010年7月14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成立了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群20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纲要任务分解到国务院数十个部门。在地方,也快速行动起来,各地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其中7个省由省长担任组长。联合调研、部门会商、政策协调……多部门携起手来,中央和地方配合默契,建立国家统筹协调机制、高层专家指导咨询机制、重大任务分解落实机制、省部共商共推新机制,健全目标任务落地政府主导推进体系。190个分解任务、11个牵头部门、49个参与部门、425个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央有关部门300多个文件……从战略层面促进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强化了责任,凝聚了力量,形成了贯彻落实的合力。

总体来看,《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教育进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

效益:从“人口红利期”到“教育红利期”

——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专栏1 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实现情况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0.5%,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为99.8%、初中毛入学率为103.5%,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
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6.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7.5%,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
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5.83%。

你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进行过职业准备?学习过程是让你感到快乐,还是疲倦、焦虑?……要是以前,你也许会吃惊,这居然是评价学生的指标。评价学生,难道不是一张百分卷吗?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育人为本”越来越彰显力量。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部等部门修订和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和教师守则、公约、行为规范、操作办法及章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教、依规治校的实践中,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年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总体评估报告显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一些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心系百姓,着力啃下“硬骨头”。

新一轮教改,正在支撑发展中大国加速迈向现代化。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这个梦想赖以实现得以持续的基石!

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谋划教育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把握广大群众的教育诉求,注重从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中寻找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针对“入园难”,加快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针对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实施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针对贫困家庭教育负担重问题,及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通过这些举措,回应了社会关切,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不失时机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质性地推动了考试招生、管办评分离等多项重大制度改革,持续推出一系列改革试点和新的改革探索工程。

根据清华(微博)大学国情研究院的测算,从2010年起,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下降了
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8.75%提高至11.01%,提高了2.26个百分点。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从13.72%提高至16.35%,提高了2.63个百分点。人力资源红利将大大抵消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

——尊重首创,基层成为内生动力。

这是教育改革的使命,更是教育改革带给国家的希望!

教育体现着国家意志,教育的大政方针和基本制度必须由国家统一制定,谋划和发展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基层和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支持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从基层和学校中吸收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在突破唯分是举的传统观念,构建多元人才的广阔舞台;层出不穷的大学慕课正在打破粉笔黑板的传授形态,构建没有围墙的大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正在吹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集结号,展示“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未来5年,教育前行的脚步将更加铿锵

教育改革5年,已经描绘全新图景。通过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学习型社会正加快形成,人民群众正在教育发展的跨越中拥有更多“获得感”!(记者刘奕湛、吴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科学的教育理念还未牢固确立,单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以分数评价学生的现象仍然不少,社会上仍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技术技能人才得不到应有重视;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特别是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差距仍较大,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教育发展比较滞后;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教育的积极性需进一步调动,多方参与教育治理和评价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教育法治建设需进一步跟上。

站在5年的时间点上,回顾过去,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将迎战艰巨的任务。“未来5年,要大力促公平、调结构、增活力、强保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和结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加快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行业企业举办并参与职业教育,激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为学习者提供灵活便利服务。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继续扩大办学自主权、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开展管办评分离改革,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健全中国特色教育督导体制。

“中国已经进入‘教育红利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指出,通过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均迈上了新台阶,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迈出了坚实步伐。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建议,下一步,要在优化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谋划的同时,充分考虑各地各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加强分类管理、分类指导,激发教育活力。

教育,一头牵着国运,一头连着民生,背负着民族振兴的希望,担当着社会进步的重任,寄托着亿万家庭的期盼。未来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前行的脚步将更加铿锵!

相关文章